序
孜孜不倦,梦八百里皖江之浩荡
江海津渡,卷起千重浪
承扬子江畔潮汐
不卑不亢
于此处诉说
一曲心潮,万千相思
金柱关,临江塔下
谁在呼唤?
你的名字,叫
——水阳江
点,横,竖
1
穿越崇山峻岭,聚百千溪流
你携杭、徽二水
一路
古道悠悠
东津河、西津河
中津河
三河合一
中河口处,引亢高歌
自此,多少人
多少年,由此经南向北
序梦,那
一江春水
二百七十三千米
出江河与入海
绩溪,宁国,宣城,当涂,芜湖
水泽五子地
俯仰间,满眼皆是辽阔柔情
有跌落后的云波
和浊浪之上,排空的
那豪迈与野性
当然,也有俏笑和诡异
还有,赤裸身体的
羞涩与不安
——欲说且休
2
对这一切,我均习以为常
我知道
你是驾着云朵而来
穿过了母系裙衫
我还知道
——月光不在你的抒情词表里
天空中的蓝,才是你
馈赠的彩色米
河蚌,与田螺姑娘
都是神话和故事
但保持虔诚和圣洁是必须的
大雁向南飞
我试着沿水阳江的方向逆向而行
此时,热情
比气力更重要
“横、竖”,不是可有可无
肩骨上的钙质,担天立地
那些年,我的脚趾曾无数次
亲吻过河床
每一颗沙粒和石子
在我们并不魁梧的身子骨后面
汗滴与天上的
飞雪,结成了
一颗颗,晶亮的星星
号子声与旗帜的猎猎作响声
为我们父亲和母亲
还有,我们自己
唱一路赞歌
心在激越,血在燃烧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挺立的点
——白日依山尽
敢教日月换新天
3
华阳河、宛溪河,在另一处着笔
血管上增加了又一股劲流
大河更加澎湃
涨满了张力
佟公坝,江南“都江堰”
千古石坝
一路,从唐风中
徐徐走过来
南漪湖,作为情感上的一种疏导
在此处,极好地
发挥了线下的节制作用
皖南因此明媚
所有江南女子的美,皆淋漓尽致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一峰顶下,玉真公主回眸一笑
万山空鸣
山水,在这里竟如此温婉
河渠沟网如织
诗曰:行尽清溪日已暮
云容山影水嵯峨
请听,远处的长吟
——放舸遵阳水
牵江上石梁
水从天上来,却在白云间
何处有“沉鱼落雁”
丹阳湖水漾
且问滩边长鹭
——谁言诗客痴付情?
点、横、竖,归合于一条江
听江人,向海而歌
撇、捺,折钩
1
西子眼睛一样的湖水里,东吴丁奉
放缰,跑马,圈湖
十万雄兵,奉旨
吹皱一湖金钱水
盔甲折钩,耳朵在左边
也在右边。风吹过来
管家渡流出的水
清澈于撇捺
长戟划开了一丛逐波的水草
雁飞鱼跃,于马蹄下归顺
龙溪塔为证
——一水阳江上才百里
金钱湖,金宝圩
不再只是传说……
2
一城望远
渡口处
——有君为画我为诗
从水中来,又迂水中回
三水一江
固城湖,南漪湖,裘公河
2000年,水润阳江
梁设逡道县治
“古丹阳湖”,旧貌换新颜
无需斧凿石门
——一切风雨兼程中
多少次,我在梦里骑云欲去?
惊天地,泣鬼神
道阻且长
七十五年,弹指一挥间
3
两千年,只争朝夕
一曲《水阳谣》
——皆不是旧时词
三十万亩良田,三十万亩粮仓
丁奉的剑,划不开
青山河柳
港口湾水库,“南漪湖”节制闸
芜申运河,“水阳江”船闸
行太湖,逐歌于江海
从此
一江向东去
篆隶南北
4
水逐白浪,万重千叠
一枚枚心跳的动词,旋转
岸边,昨日青石板上凹声部的故事
此刻,于水阳江畔
新时代征歌
是我唯一的独白
撇、捺、折钩
尽在图画中……
行草,江鸥掠起的新歌
1
一群江鸥,飞起
落下。又一群
飞起,掠开一行行草的弧线
一队队铁船,犁开鸢尾的花朵
绽出久违的白
它们呈雁阵状集体炫舞
2
芦丛处,一只白鹭
正与鹤,对视
默默不语
而我却做不到无动于衷
留白处,“水阳江船闸”流出的水
轻盈而澎湃
它们,与我一样
不再内敛于心
行草中,折钩出另一番写意
3
裘公河,携青山河水而下
相汇于,青弋江处
或折转,或迂回
哦,忘不了
那条江
——那一道闸
当涂、芜湖,苏水、浙水、申湖
煽情,或是走笔
它们都将奔入江海之中
孜孜不倦,挥手间
又几只江鸥掠起
羽影下,扇开又一页画面
4
此刻,我是水阳江中
一朵最小的浪花
万千相思
奔向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