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周刊电子报

2024年6月28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05

望江周刊三版 诗人总是为着一个不可抵达的抵达而怀揣秘密 ——简析沈天鸿的诗歌《当这已是深秋》 诗人总是为着一个不可抵达的抵达而怀揣秘密 ——简析沈天鸿的诗歌《当这已是深秋》 饱含深情的愿望(组诗) 人文 ●  望江(三章) 我心荡漾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望江周刊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文 ● 望江(三章)

□ 作者 章婷婷

望江为滨江古邑、雷池故里、三孝之乡,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淳朴宽厚、诚实守信的民风美德和独具的“雷池文化”。为让大家更全面细致地了解雷池及其文化,《安庆日报·望江周刊》副刊从今天开始开设“人文 望江”专栏,以文学的形式持续介绍具有独特韵味独特景观独特文化的雷池滨江古邑。

“不越雷池一步”典出望江

望江县,古称雷池,成语“不越雷池一步”即源于此。

望江,地处楚头吴尾的皖西南沿江地带,是广阔的水网密布地区,古时候统称为大雷水。而其下游则在今日的望江县东部积而成池。

根据《望江县志》记载:雷池,一名大雷池,也称大雷江。

唐《元和郡图志》载:“大雷池水,西自宿松县流入县界,东南积为池,经县而入于江。”

北宋《太平寰宇记》载:“大雷池水,西自宿松县界流入,发自源入县界东南,积而为池,谓之雷池。”

《词源》载:“雷池,即大雷水,今名杨溪河,在安徽省望江县东南。”

雷池吞吐江流,控九江至安庆、南京之长江通道,扼蕲、黄、太,宿内河之咽喉,虎视长江,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晋时设大雷戍,东晋庾亮《报温峤书》云:“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毋过雷池一步也。”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刘裕讨卢循,自雷池进军;宋孝建元年(454),江州刺史臧质判其党羽鲁弘卞戍守大雷;陈永定二年(558)进军大雷,拒梁进犯,梁丞相王琳率兵进攻大雷,屡攻不克,终至挫败;梁王僧辨征讨侯景之乱,屯军于大雷;明刘六、刘七、齐彦铭等农民军三过雷港,皆以雷池天险可凭。

雷池不仅为江防要地,而且风景壮丽,南朝诗人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中是这样描绘雪江胜景的:“南则积山万状,争气负高”;“北则陂池潜演,湖脉通连”;“西则回江永指,长波天合”等。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有“江湖吞天胸,蛟龙垂涎口”, “天与水模糊,不复知地厚”等吟咏雷池诗句。

古雷池,新望江。如今望江县根植雷池故土,肩负历史重任,始终把“不越雷池”作为信仰,以“雷池精神”为核心,凝聚全县力量,打造有底蕴、有传承、有创新的新望江。

陆洪非 黄梅戏的经典缔造者

说起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这首《夫妻双双把家还》可谓是家喻户晓。《天仙配》创作者就是黄梅戏剧作家、研究专家陆洪非。

陆洪非,原名鸿飞,雷池陆家墩人。陆洪非一生追求艺术,在黄梅戏编剧与学术研究领域都有着丰厚的成果。他是继蔡仲贤之后,又一位极大地推动黄梅戏飞跃发展的望江人。1951年调入安徽省文化局工作,开始从事黄梅戏创作与研究,并将终生的热忱和才华,都奉献给了黄梅戏的创作与研究,书写了黄梅戏史上众多的里程碑事件。他整理改编和创作的《天仙配》、《女附马》、《牛郎织女》等作品脍炙人口,唱响海内外,深受观众的喜爱;出版的专著《黄梅戏源流》是叙述中国黄梅戏发展史的第一部具有史料与学术双重价值的基础性理论著作,对中国黄梅戏的理论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陆洪非先生的创作与研究,为黄梅戏这个地方小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黄梅戏艺术大家,陆洪非先生是黄梅戏艺术的奠基人之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陆洪非就不会有电影《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与观众见面;如果没有陆洪非,就不会有《四赞》、《夫妻双双把家还》、《帽插宫花》、《洞房》等久唱不衰的经典唱段。在《天仙配》问世的70余年间,《天仙配》经典唱段《满工对唱》口耳相传、妇孺皆知,其广泛性和普遍性几乎可以说是空前绝后;而《女驸马》选段《民女名叫冯素珍》则成为历次黄梅戏艺术大赛中考量参赛者演唱功力的首选唱段,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当下流行的许多东西都会渐渐被淡忘,而《天仙配》《女驸马》的戏剧魅力将日益显现出她恒久不灭的人性光辉。可能很多年过去后,树上的鸟儿仍然会成双对仍然会比翼双飞;“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劳动与爱仍将是生活与美的永恒写照。

蔡仲贤 黄梅戏开山鼻祖

蔡仲贤,字国清,诨名蔡老五,同治四年出生于麦元村蔡家大屋,他幼年聪明伶俐,仅读了两年私塾,就将《三字经》、《千字文》、《四书》等读完。1942年在东至县去世,终年78岁。

父亲蔡品端是本地的徽班艺人,蔡仲贤小时候受父辈戏艺的熏陶,特别爱唱戏,还会唱民歌和地方小调,但由于家境贫寒,十岁出头,父母便让他去学砻匠,也就是碾米和谷子的师傅。从此,他一边做手艺,一边默默地在戏班里学戏练功,但父亲因自己唱戏收入不能养家活口,便不准儿子上台唱戏。小仲贤只能在班里敲敲锣鼓。有一年戏班里发生了件事让蔡仲贤的戏路有了转机:戏班在一个叫分亩岭的地方唱《许士林祭塔》,扮演许士林的演员突然患病,在戏班打小锣的年轻砻匠蔡仲贤自告奋勇,登台顶角,并出色地完成了演出,从此一鸣惊人。

蔡仲贤通过《许士林祭塔》的登台表演,得到了班里前辈的一致认可,觉得他是艺坛的一枝新苗,于是说通他父亲,正式让他加入徽班学戏,从此他边打砻子边唱戏,有工就做,无工就唱戏,白天做工,晚上唱戏。年近弱冠的蔡仲贤,不久就学会了一到十的入门戏,同时还掌握了唱、念、做、打等舞台基本功。

后来为生活所迫,蔡仲贤到湖北广济、黄梅、蕲春一带打砻子糊口。当时有人知道他会唱戏,晚上就要他唱几段徽调。时间一久,白天打砻子,晚上干脆唱起“独角戏”来,有时还能得到一点报酬。时间再久,当地民间艺人便邀他入伙合唱,因当地唱的是采茶调,蔡仲贤唱的是徽调,为了取长补短,便互相交流,彼此教唱。蔡仲贤发现采茶调优美动听,且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于是他努力学会了许多采茶调,并在演唱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徽调的部分唱腔、程式动作及其各种功法,巧妙地揉和于采茶调之中。光绪七年蔡仲贤在家乡正式成立采茶调流动班社,经常活动在黄梅、宿松、太湖、望江和怀宁、潜山一带。光绪二十年前后,采茶调在蔡氏班子的演唱过程中,不断吸取民歌小调和“徽调”、“高腔”、“平安调”的优美曲调,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小戏——黄梅戏。到了清末,黄梅戏班子如雨后春笋,布满了香茗山南北。从此,戏越唱越精,人越唱越红,阵容越来越强,影响也越来越大。后蔡仲贤历经风雨,成立了黄梅戏科班“长春班”,并收下第一位黄梅戏女演员胡普伢为徒,为黄梅戏的发展作出极大贡献,被誉为黄梅戏鼻祖。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望江周刊报社 版权所有:望江周刊 2022 COPYRIGHT
ICP证:皖ICP备2020016453号-1 技术支持:合肥鸣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