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周刊电子报

2025年7月11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05

望江周刊三版 遇见“天仙配” 佘林颖的诗 吃新麦 父亲的枣树 乡村三月 ——献给已逝的或即将逝去的村庄 马丁·海德格尔(1889年9月—1976年5月),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望江周刊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佘林颖的诗

没嘴葫芦的笑话

毛驴气愤地猛扯一声嗓门就被举重若轻

打谷场冰坨坨的石碾子

堵住

它,骚包滚烫的嗓眼

我亦叫喊:“谁来和我交换?谁来

和我交换

一个笑话。

三百年以降,赖账人欠下多少辛劳、粮仓、空心

就像

一个错别字

必须抹除。

哑巴逃荒时必须带上一双

胡萝卜透明燃烧的耳朵

水潭中不肯埋汰

偏偏俏格格生长出

白色葫芦花,白色葫芦花

一嘴小讲的白话

白雪簌簌。没有笑话细胞

白胡子老爷爷却憋着——令人受伤

——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

没嘴葫芦的

……笑话

洗耳池

走在回家的路上。那个

惯用谋略的大师却在世俗的争斗中

死于

只有魔法可以打败魔法

奇计百出的军师毕竟奈何不了

自己规划的离间计

归去来兮。路途艰险。白发老叟

是临水而未龙钟的鉴赏家吗

我亦掏清波洗耳

炎炎日午,且洗去流火落坠

四面楚歌的蝉噪

田园阒寂

愈发彰显?向阳的树木难道不懂得职场

退休的落叶

将赶往

星澜生凉的水陂

追赶夏天

日子里暂且撇下作业簿

智力拼图游戏,九宫格……六月

迫近7日8日的闯关冲刺

南方的水田铜镜映照田螺姑娘

青霭里,报喜鸟如大梦飞旋

烧灶丫头善使一条烧火棍(一战成名)

闻鸡起舞的岳飞(说鼓书的瞎子演义)

“白日读书,夜间习武。”

蚕宝宝化身为私塾先生授业解惑

入世当如大鹏金翅鸟万里鹏程

出世可作山嶂苍松间恍若云泥的白鹤;但此生,

我们,谁也不可混沌度日

耕织事了。秣马厉兵。躺在一张窄窄的竹席上

读《山海经》?中国最后一名状元

历经朝代更迭家国悲辛,面对侵略者的刺刀威逼

把一颗心脏当作自己的手榴弹,自爆而亡

我也是身穿校服,一员赶考的高中生

蛙鸣和蝉嘶:“成绩查询”与“志愿填报”

决定学子命运的夏天“录取查询”

量子纠缠着宿命的昼夜,催促我一直

“追赶,追赶——”

金锄头

从河上漂来的竹篮

在漫长的雨季,就是雨

童稚的好奇,就是雨过天青

喜鹊衔来村头的

椿树枝

母子的问答

一帧剪纸的炊烟,就是烟囱

就是人丁兴旺

埋头在粗瓷大碗,吃粥

父亲的头顶盘旋着热气

一生贫穷,就是忠厚

就是一把祖传的金锄头,就是

人们口口颂扬的

传家宝

代代相习相传……

父母的背影

没有拿过锄头的父亲

举起铁叉。一串水泡冒着血珠

攥在他的手掌心

父亲这一辈子没有下过田垄

唯有母亲笑的银铃咯咯

在收获,她的稻谷,草垛,干瘪的粮仓

他们的日子是银子打烂的日子

十七岁相逢、相识

在割麦的季节。银子锻造的一枚戒指

铸就了他们圆满的婚姻

受到祝福的人

将走过:苦难的河流,奇崛的道路

而独木桥就架在

黑沉沉,诅咒的波涛汹涌的河上

我看见父母的背影远去

他们的衣角不沾染一星半点的水渍或泥污

河姆渡的水稻种子

我从北方来

从大雁南归的寒风中

来到河姆渡

河流两岸,我认出了金灿灿稻谷

那在雪花下旋飞

携带着闪电,那被泥土,被岩石,被兵燹

一次次掩埋

星芒般冲过银河,来自上天的谷粒

粒粒饱满

我认出来了

在一盏铜灯里

先人的后裔(我的祖父亦在

其中)在一天的劳累耕作之余,手执毛笔

勾勒和描绘

养人的稻米

“这就是天意。”河姆渡博物馆

接纳我俯身,看……这就是养育一方水土

繁衍一个民族(从泥土中培植

垂落自繁星拱卫的天河)一万年前

金色水稻的种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望江周刊报社 版权所有:望江周刊 2022 COPYRIGHT
ICP证:皖ICP备2020016453号-1 技术支持:合肥鸣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