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隆山,是我可爱的故乡。
离开故乡已经很久很久。随着岁月的增长和世道的变迁,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故乡情结,像片片挥之不去的云彩,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时愈久,情愈浓。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故乡渡过的,记忆犹深。1954年,年方弱冠便离开故乡,像浮萍,居无定处,在茫茫尘海中随风漂流。1969年非常时期,我的妻子受我株连,带着幼儿幼女从县城下放到我老家插队落户。农忙季节,我断断续续在家待过一段时日。当时土革时分给我家两间旧屋已年久未葺,加上三个孩子渐渐长大,我的患难妻子历尽千辛万苦,因陋就简地改建成三间土砖瓦屋,一家五口算是在故乡安居了。后来妻子和孩子回城了,老母亲也谢世了,三间瓦屋因无人居住和管理,在风雨飘摇中坍塌了。从此很少回乡,常常有一种隔绝的悲哀。
我老家坐落在县域东北隅的河北新坝石隆山洗粉店。“河北”是望江人特定的指称,望江县境内有座名叫武昌湖的大湖,宽十里,长三十里,像一面明镜镶嵌在县境中央,映照着两岸绿树青山。人们习惯地把武昌湖南岸称为河南,武昌湖北岸称河北。民国年间,河北有廉恭、元善、湖山三乡,石隆山属于元善乡。解放后重新调整行政区划,元善乡改名为新坝乡,洗粉店改名为洗粉村。
新坝乡得天独厚,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山有水,自成体系。山不高,却蕴藏几分灵气;水不深,却富有几分秀色。泥塘沟河环绕乡境东南,新坝河环绕乡境西北,像两道天然屏障呵护着这片灵秀的土地。石隆山像一条长龙横卧在乡境中部,东起龙口河,南至鲁滩河(两河都是泥塘沟河的一部分),涨水时摆渡,落水时架桥。石隆山又称石龙山和十龙山,有十龙抢宝珠的传说。长十里,宽二里,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物产丰饶,人才辈出。山脊早已夷为平地,聚住着檀、王、廖、江、邱、蔡、邹、万等氏族,约三万多人口。先后建有四座宗祠,从东北到东南依次为檀氏宗祠、江氏宗祠、邹氏宗祠、廖氏宗祠,基本分布在一条线上。其中建于清康熙初年的檀氏宗祠,规模最为宏大,三进两明堂,飞檐翘角、画栋雕梁,蔚为壮观。祠前有两座牌坊分列左右,一对石狮雄踞于门前。第一进门联是:“量沙世泽,著礼家声”。上联指的是东晋大将檀道济行量沙之计威退敌军的故事;下联指的是春秋时期檀弓著《礼记》的故事。一文一武,相映生辉。第二进有大堂,名“集礼堂”,可容百余人。堂上挂满匾额。清代桐城文学家方苞和北洋大臣李鸿章赠送的两幅匾额特别引人注目。与祠堂毗连建有“瑞莲书屋”,是讲学和藏书之处。饱学之士常在此设帐授徒,应试学子纷纷前来求学攻书。科举考试废止后,书屋设小学堂,民国二三十年代,元善乡小学设在瑞莲书屋。解放后,望江第四小学设在宗祠内。数百年来,檀氏宗祠一直是石隆山教育中心,培养一代又一代人才。清代乾嘉年间进士江汉、檀萃,民国年间的望江中学创始人檀颉韩、黄埔军校教官邹象乔、名塾师檀似渠、檀觉天等都先后在此求学或讲学。1968年,宗祠被视为“四旧”撤毁,1969年新坝中学诞生在宗祠旧址上。一对被埋藏近半个世纪石狮,又重见光明,巍然屹立在中学校园中央,虎虎有生气,成为校园一道别样风景。
石隆山西侧有鸿名远扬的西圩,历史悠久,史载三国时周瑜屯兵皖口,得谷万斛,即指此处。耕地3万余亩,是望江的米粮仓,有“家住望江,命在西圩”的美称。民国二十三年望江大旱,人们说“西圩荒是荒,还有白饭淘鱼汤”。西圩中有座小湖,名叫小西湖,春夏之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子菱藕,蟹鳖鱼虾,应有尽有。清代望江两座文化巨星就出生在小西湖之滨。一位叫檀萃(默斋),乾隆年间进士,官云桂地区的禄劝、青溪等县县令,著作二十余种,是清代24位著作家之一,出生在小西湖南岸的小墩村;一位叫檀玑(斗生),同治13年二甲第三名进士,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功臣馆、国史馆总纂,才华横溢,名满京都,出生在小西湖西岸的箭坝村。他们的诗文著作中留有诸多咏唱小西湖旖旎风光的名篇佳作。檀玑有一位名叫张檀的曾外孙女,哈佛大学硕士研究生,定居美国。2009年回国作寻根问祖之旅,专程到箭坝村察访,回北京后,她到国家图书馆复印檀玑许多诗文提供给我正在编辑的《雷音续集》。
石隆山最繁华的地段是洗粉村,洗粉村因村内的洗粉店得名,那么洗粉店因何而得名呢?村中人传说一段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很早很早以前,石隆山林木繁茂,古树参天。林中有一种青藤,粗而且壮,缘木而生。藤上结有莲蓬状的果实,人们称它为“栽芭”。果实中含有丰富白色浆汁,尝之味甘,把它剥开放入水中漂洗,白浆纷纷流出沉淀成块,浆块晒干后用沸水冲服,香甜可口,既解渴又降温。有好利者,在路旁设凉棚将果汁出售,很受来往行人青睐,一时传为醇浆美饮。后来喝的人多了,卖的人也多了,人们便称这里为洗粉店。
洗粉店位于石隆山中段,是石隆山人通往赛口、高士、石牌的交通枢纽。路旁设有十几家商店,是石隆山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小型集市。解放前夕,这里有日杂百货店、糕饼店、豆腐店、杀猪店、烟香店、裁缝店、篾匠店、理发店,还有酒馆、茶馆、烟馆,还有酿酒坊、熬糖坊。我记得最深的是:檀彩南开办的综合商店,规模最大,前店后坊,生意兴隆;还有檀毓高开办的乐平酒店,是石隆山文人聚会和绅士议事最佳处所。菜肴丰富,厨艺很高,门上有副对联:“闻香下马,知味停车”,虽然有点夸张,却也有几分真实。还记得一位酿酒的老师傅,个子高高的,头上留着一支清朝的大辫子,有时像高鬏盘在头顶上,有时像尾巴拖在背后,我觉得新鲜,老是跟在他后面看;还有一位叫福贤的大烟馆老板被县政府抓去正法了;一位叫王炳文的土匪被曹连堂保安队逮到在石隆山下的草地上枪毙了。这些都是陈年往事不值一提,却总忘记不得。
1952年土地改革后,新坝乡政府设在洗粉店,车水马龙,络绎不断,洗粉店又热闹起来。供销社、粮站、食品站、信用社、兽医站、广播站、医疗室、新坝乡中心小学、新坝初级中学,如众星拱月,先后在乡政府周围建立起来,成为新坝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年的小商小贩都偃旗息鼓,已融入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去了。继后的乡人民公社、乡革命委员会也设在这里。从农业合作化、大跃进、土地承包到户,到红卫兵破四旧,打倒“四人帮”、计划生育等一系列中心工作都首先在洗粉店蓬勃开展起来。
从上世纪末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党中央颁布免除农业税的英明决策,是广大农民第二次解放。石隆山人如鱼得水,甩放包袱,锐意进取,走出农村,走向沿海城市,凭着一双好手,一把砖刀,或者一把胡琴,一面小鼓,务工挣钱,率先致富。石隆山工农大队社员廖绍才在全县第一个在老家盖起了新楼房。我和几位老乡去参观访问,撰写了一篇《社员盖起新楼房》的通讯报道在安庆报上发表,他请我们作客,我第一次喝到茅台酒。后来他又组织石隆山从事建筑业的能工巧匠办起了新坝建筑公司,重信用,讲质量,享誉县内外。县城内的供销社大楼、新华书店大楼、华阳电影院都是该建筑公司承建的。有一年,我回家过春节,车进石隆山,我不禁眼花缭乱,仿佛进入梦幻般世界,一幢幢新建的楼房,鳞次栉比地矗立在公路两旁,分不清哪是邹屋,哪是王屋,连自己的老家也找不到。十里隆山路,简直成了一条十里长街。那时我的老慈母还在堂,三间老屋箕踞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母亲笑着逗我说:“你这位拿笔杆的教书先生,不如那些拿砖刀的瓦匠师傅”。我笑了笑,无言作答,我想:自古秀才是富不起来的。于是,我写了一副春联自嘲:“三间破瓦屋,几代读书人。”一天,一位收古董的商贩走门前过,仔细地看一眼春联后,找我母亲要买文物,我母亲笑着说:“早就被造反派搜去了,连一块破砚池和破瓷罐也没留。”
今年暑假,我的一位曾侄孙,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邀请我回乡参加升学宴。因年事已高,一般宴会我是不去的,但是升学宴我一定争取参加。我揣着小红包,兴致勃勃地又作了一次故乡行。宴席设在洗粉店的鸿运大酒店。一进大厅,灯红酒绿,一派吉祥喜庆的景象。大厅摆了八桌酒席,后边还有四个包间,一次可开十二桌,够气派的。上午10时许,客人陆续来到大厅,虽然都是亲戚和乡邻,对我来说都很陌生。我是屋场中比较年长的一位,我的同辈人基本都作古了。他们来的都是晚辈,有的喊我大爷,有的喊我小爷,有的喊我大伯,有的喊我大叔,我只点点头,或者握个手笑了笑,基本上都叫不出他的名字。席间谈起家常来还是比较亲切的。他们喝酒猜拳,气氛很热烈。每个席间都有小孩,都是爷爷奶奶带来的,爸妈都到远方打工去了。
散席后,一位年逾七十的房侄约我到他家去看看。这是新农村建设比较规范的农家住宅,一进大门就是一座大院,院子中间有一座圆形花坛,栽了菊花、茶花和凤仙花一类的花草,左边院墙有一棵橘子树,右边是一棵大桃树。大院后方是一座两层三大开间楼房,第一层是他儿媳住的,有大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和储藏室,第二层是他孙子住的,格局不一样,也有大厅,大厅后部是卫生间,南边一间是阳台,北边一间隔成两小间,是孙子和孙女住的。他带我楼上楼下看了一遍,打开一楼大厅后门看看后院,后院有两间小巧实用的平房,我问这是作什么用的,他说“这是我老俩口住的”。别看它小,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有小厅,有厨房、洗澡间,还有一口烧柴的灶。儿媳长年在外面打工,楼房一般是不开的,他进出都是后院的小门,只有春节期间儿媳妇打工回来,才敞开前门后门热闹一阵子。
看过楼上楼下和前院后院之后,他请我在平房小厅休息喝茶抽烟,聊聊家常。我说:“你这比过去地主老财住的房子还阔气哩!”他抿着长满稀稀胡子的小嘴说:“房子好了,生活也好了,交通也方便了,出门就是车,过去上县城要走一天,现在只要一小时。可惜人老了,太冷静了!现在的青壮年都不种庄稼,也不会种庄稼,读过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了,只有少数读高中考大学。六十岁以上的人留守在家看看门、带带孩子、兴点小菜园,高兴起来邀几位牌友摸两圈麻将,或者抹几和纸牌……”停了一下,他到卧室拿着糖果和葵花籽来接着说:“现在乡下人跟城里人一样,田地都是种粮大户承包去了,没有庄稼活做,吃的大米都是按月买;饲料太贵,看猪不划算,吃肉也是买;农药用得太多,一些小沟小塘鱼虾也没有,鱼也要买;公鸡不养,圈养三五只母鸡下蛋给孩子吃。屋前屋后的草地都铺上水泥,鸡也不能放,鸡屎到处拉,影响环境卫生……”他滔滔不息地说的都是实在话,虽然都是身边事,听起来感到有几分新鲜。
休息片刻,他又带我到屋前屋后走走。大路小路都铺了水泥,路灯也安了。村前有广场,广场上安了健身器材。广场南边有祖堂,也称文化活动中心,清明时节到祖堂祭祖,春节期间家家都托着祭品和香纸到祖堂完年,屋场有公益事也在这里碰头议商。屋场前就是老西圩,为了适应农业机械化,耕地都整平了,沟渠也调直了,纵目一望,一排排,一浪浪,很是赏心悦目。但仔细端详却又感到空荡荡的,似乎少了点什么。中稻收割结束,大部分田野中都是一汪白水,没插晚稻,没种油菜,也没种红花草。我侄儿说:“现在种粮专业户都推广杂交稻,产量高,一亩要收一千多斤,只种一季,再加国家的种粮补贴,就很有赚头了”。啊……
太阳偏西了,时针指向下午四点,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该驱车回城了。故乡虽好,已无我留宿之地。我在老家,只有三间屋基地躺在野草荒烟之中,南院一棵百年老树,似曾相识,依然枝叶繁茂,频频向我致意,我顾盼流连,迟迟不肯离去。……
漫漫人生路,悠悠故乡情,时光荏苒,我离开故乡算来已六十余年,作为浪迹天涯的他乡游子,我依然一往情深。我爱我的故乡石隆山,我的根在石隆山,我的父母和列祖列宗长眠在石隆山下。但愿我可爱的故乡,山更清,水更秀,人更精神!
石隆山,是我可爱的故乡。
离开故乡已经很久很久。随着岁月的增长和世道的变迁,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故乡情结,像片片挥之不去的云彩,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时愈久,情愈浓。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故乡渡过的,记忆犹深。1954年,年方弱冠便离开故乡,像浮萍,居无定处,在茫茫尘海中随风漂流。1969年非常时期,我的妻子受我株连,带着幼儿幼女从县城下放到我老家插队落户。农忙季节,我断断续续在家待过一段时日。当时土革时分给我家两间旧屋已年久未葺,加上三个孩子渐渐长大,我的患难妻子历尽千辛万苦,因陋就简地改建成三间土砖瓦屋,一家五口算是在故乡安居了。后来妻子和孩子回城了,老母亲也谢世了,三间瓦屋因无人居住和管理,在风雨飘摇中坍塌了。从此很少回乡,常常有一种隔绝的悲哀。
我老家坐落在县域东北隅的河北新坝石隆山洗粉店。“河北”是望江人特定的指称,望江县境内有座名叫武昌湖的大湖,宽十里,长三十里,像一面明镜镶嵌在县境中央,映照着两岸绿树青山。人们习惯地把武昌湖南岸称为河南,武昌湖北岸称河北。民国年间,河北有廉恭、元善、湖山三乡,石隆山属于元善乡。解放后重新调整行政区划,元善乡改名为新坝乡,洗粉店改名为洗粉村。
新坝乡得天独厚,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山有水,自成体系。山不高,却蕴藏几分灵气;水不深,却富有几分秀色。泥塘沟河环绕乡境东南,新坝河环绕乡境西北,像两道天然屏障呵护着这片灵秀的土地。石隆山像一条长龙横卧在乡境中部,东起龙口河,南至鲁滩河(两河都是泥塘沟河的一部分),涨水时摆渡,落水时架桥。石隆山又称石龙山和十龙山,有十龙抢宝珠的传说。长十里,宽二里,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物产丰饶,人才辈出。山脊早已夷为平地,聚住着檀、王、廖、江、邱、蔡、邹、万等氏族,约三万多人口。先后建有四座宗祠,从东北到东南依次为檀氏宗祠、江氏宗祠、邹氏宗祠、廖氏宗祠,基本分布在一条线上。其中建于清康熙初年的檀氏宗祠,规模最为宏大,三进两明堂,飞檐翘角、画栋雕梁,蔚为壮观。祠前有两座牌坊分列左右,一对石狮雄踞于门前。第一进门联是:“量沙世泽,著礼家声”。上联指的是东晋大将檀道济行量沙之计威退敌军的故事;下联指的是春秋时期檀弓著《礼记》的故事。一文一武,相映生辉。第二进有大堂,名“集礼堂”,可容百余人。堂上挂满匾额。清代桐城文学家方苞和北洋大臣李鸿章赠送的两幅匾额特别引人注目。与祠堂毗连建有“瑞莲书屋”,是讲学和藏书之处。饱学之士常在此设帐授徒,应试学子纷纷前来求学攻书。科举考试废止后,书屋设小学堂,民国二三十年代,元善乡小学设在瑞莲书屋。解放后,望江第四小学设在宗祠内。数百年来,檀氏宗祠一直是石隆山教育中心,培养一代又一代人才。清代乾嘉年间进士江汉、檀萃,民国年间的望江中学创始人檀颉韩、黄埔军校教官邹象乔、名塾师檀似渠、檀觉天等都先后在此求学或讲学。1968年,宗祠被视为“四旧”撤毁,1969年新坝中学诞生在宗祠旧址上。一对被埋藏近半个世纪石狮,又重见光明,巍然屹立在中学校园中央,虎虎有生气,成为校园一道别样风景。
石隆山西侧有鸿名远扬的西圩,历史悠久,史载三国时周瑜屯兵皖口,得谷万斛,即指此处。耕地3万余亩,是望江的米粮仓,有“家住望江,命在西圩”的美称。民国二十三年望江大旱,人们说“西圩荒是荒,还有白饭淘鱼汤”。西圩中有座小湖,名叫小西湖,春夏之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子菱藕,蟹鳖鱼虾,应有尽有。清代望江两座文化巨星就出生在小西湖之滨。一位叫檀萃(默斋),乾隆年间进士,官云桂地区的禄劝、青溪等县县令,著作二十余种,是清代24位著作家之一,出生在小西湖南岸的小墩村;一位叫檀玑(斗生),同治13年二甲第三名进士,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功臣馆、国史馆总纂,才华横溢,名满京都,出生在小西湖西岸的箭坝村。他们的诗文著作中留有诸多咏唱小西湖旖旎风光的名篇佳作。檀玑有一位名叫张檀的曾外孙女,哈佛大学硕士研究生,定居美国。2009年回国作寻根问祖之旅,专程到箭坝村察访,回北京后,她到国家图书馆复印檀玑许多诗文提供给我正在编辑的《雷音续集》。
石隆山最繁华的地段是洗粉村,洗粉村因村内的洗粉店得名,那么洗粉店因何而得名呢?村中人传说一段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很早很早以前,石隆山林木繁茂,古树参天。林中有一种青藤,粗而且壮,缘木而生。藤上结有莲蓬状的果实,人们称它为“栽芭”。果实中含有丰富白色浆汁,尝之味甘,把它剥开放入水中漂洗,白浆纷纷流出沉淀成块,浆块晒干后用沸水冲服,香甜可口,既解渴又降温。有好利者,在路旁设凉棚将果汁出售,很受来往行人青睐,一时传为醇浆美饮。后来喝的人多了,卖的人也多了,人们便称这里为洗粉店。
洗粉店位于石隆山中段,是石隆山人通往赛口、高士、石牌的交通枢纽。路旁设有十几家商店,是石隆山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小型集市。解放前夕,这里有日杂百货店、糕饼店、豆腐店、杀猪店、烟香店、裁缝店、篾匠店、理发店,还有酒馆、茶馆、烟馆,还有酿酒坊、熬糖坊。我记得最深的是:檀彩南开办的综合商店,规模最大,前店后坊,生意兴隆;还有檀毓高开办的乐平酒店,是石隆山文人聚会和绅士议事最佳处所。菜肴丰富,厨艺很高,门上有副对联:“闻香下马,知味停车”,虽然有点夸张,却也有几分真实。还记得一位酿酒的老师傅,个子高高的,头上留着一支清朝的大辫子,有时像高鬏盘在头顶上,有时像尾巴拖在背后,我觉得新鲜,老是跟在他后面看;还有一位叫福贤的大烟馆老板被县政府抓去正法了;一位叫王炳文的土匪被曹连堂保安队逮到在石隆山下的草地上枪毙了。这些都是陈年往事不值一提,却总忘记不得。
1952年土地改革后,新坝乡政府设在洗粉店,车水马龙,络绎不断,洗粉店又热闹起来。供销社、粮站、食品站、信用社、兽医站、广播站、医疗室、新坝乡中心小学、新坝初级中学,如众星拱月,先后在乡政府周围建立起来,成为新坝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年的小商小贩都偃旗息鼓,已融入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去了。继后的乡人民公社、乡革命委员会也设在这里。从农业合作化、大跃进、土地承包到户,到红卫兵破四旧,打倒“四人帮”、计划生育等一系列中心工作都首先在洗粉店蓬勃开展起来。
从上世纪末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党中央颁布免除农业税的英明决策,是广大农民第二次解放。石隆山人如鱼得水,甩放包袱,锐意进取,走出农村,走向沿海城市,凭着一双好手,一把砖刀,或者一把胡琴,一面小鼓,务工挣钱,率先致富。石隆山工农大队社员廖绍才在全县第一个在老家盖起了新楼房。我和几位老乡去参观访问,撰写了一篇《社员盖起新楼房》的通讯报道在安庆报上发表,他请我们作客,我第一次喝到茅台酒。后来他又组织石隆山从事建筑业的能工巧匠办起了新坝建筑公司,重信用,讲质量,享誉县内外。县城内的供销社大楼、新华书店大楼、华阳电影院都是该建筑公司承建的。有一年,我回家过春节,车进石隆山,我不禁眼花缭乱,仿佛进入梦幻般世界,一幢幢新建的楼房,鳞次栉比地矗立在公路两旁,分不清哪是邹屋,哪是王屋,连自己的老家也找不到。十里隆山路,简直成了一条十里长街。那时我的老慈母还在堂,三间老屋箕踞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母亲笑着逗我说:“你这位拿笔杆的教书先生,不如那些拿砖刀的瓦匠师傅”。我笑了笑,无言作答,我想:自古秀才是富不起来的。于是,我写了一副春联自嘲:“三间破瓦屋,几代读书人。”一天,一位收古董的商贩走门前过,仔细地看一眼春联后,找我母亲要买文物,我母亲笑着说:“早就被造反派搜去了,连一块破砚池和破瓷罐也没留。”
今年暑假,我的一位曾侄孙,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邀请我回乡参加升学宴。因年事已高,一般宴会我是不去的,但是升学宴我一定争取参加。我揣着小红包,兴致勃勃地又作了一次故乡行。宴席设在洗粉店的鸿运大酒店。一进大厅,灯红酒绿,一派吉祥喜庆的景象。大厅摆了八桌酒席,后边还有四个包间,一次可开十二桌,够气派的。上午10时许,客人陆续来到大厅,虽然都是亲戚和乡邻,对我来说都很陌生。我是屋场中比较年长的一位,我的同辈人基本都作古了。他们来的都是晚辈,有的喊我大爷,有的喊我小爷,有的喊我大伯,有的喊我大叔,我只点点头,或者握个手笑了笑,基本上都叫不出他的名字。席间谈起家常来还是比较亲切的。他们喝酒猜拳,气氛很热烈。每个席间都有小孩,都是爷爷奶奶带来的,爸妈都到远方打工去了。
散席后,一位年逾七十的房侄约我到他家去看看。这是新农村建设比较规范的农家住宅,一进大门就是一座大院,院子中间有一座圆形花坛,栽了菊花、茶花和凤仙花一类的花草,左边院墙有一棵橘子树,右边是一棵大桃树。大院后方是一座两层三大开间楼房,第一层是他儿媳住的,有大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和储藏室,第二层是他孙子住的,格局不一样,也有大厅,大厅后部是卫生间,南边一间是阳台,北边一间隔成两小间,是孙子和孙女住的。他带我楼上楼下看了一遍,打开一楼大厅后门看看后院,后院有两间小巧实用的平房,我问这是作什么用的,他说“这是我老俩口住的”。别看它小,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有小厅,有厨房、洗澡间,还有一口烧柴的灶。儿媳长年在外面打工,楼房一般是不开的,他进出都是后院的小门,只有春节期间儿媳妇打工回来,才敞开前门后门热闹一阵子。
看过楼上楼下和前院后院之后,他请我在平房小厅休息喝茶抽烟,聊聊家常。我说:“你这比过去地主老财住的房子还阔气哩!”他抿着长满稀稀胡子的小嘴说:“房子好了,生活也好了,交通也方便了,出门就是车,过去上县城要走一天,现在只要一小时。可惜人老了,太冷静了!现在的青壮年都不种庄稼,也不会种庄稼,读过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了,只有少数读高中考大学。六十岁以上的人留守在家看看门、带带孩子、兴点小菜园,高兴起来邀几位牌友摸两圈麻将,或者抹几和纸牌……”停了一下,他到卧室拿着糖果和葵花籽来接着说:“现在乡下人跟城里人一样,田地都是种粮大户承包去了,没有庄稼活做,吃的大米都是按月买;饲料太贵,看猪不划算,吃肉也是买;农药用得太多,一些小沟小塘鱼虾也没有,鱼也要买;公鸡不养,圈养三五只母鸡下蛋给孩子吃。屋前屋后的草地都铺上水泥,鸡也不能放,鸡屎到处拉,影响环境卫生……”他滔滔不息地说的都是实在话,虽然都是身边事,听起来感到有几分新鲜。
休息片刻,他又带我到屋前屋后走走。大路小路都铺了水泥,路灯也安了。村前有广场,广场上安了健身器材。广场南边有祖堂,也称文化活动中心,清明时节到祖堂祭祖,春节期间家家都托着祭品和香纸到祖堂完年,屋场有公益事也在这里碰头议商。屋场前就是老西圩,为了适应农业机械化,耕地都整平了,沟渠也调直了,纵目一望,一排排,一浪浪,很是赏心悦目。但仔细端详却又感到空荡荡的,似乎少了点什么。中稻收割结束,大部分田野中都是一汪白水,没插晚稻,没种油菜,也没种红花草。我侄儿说:“现在种粮专业户都推广杂交稻,产量高,一亩要收一千多斤,只种一季,再加国家的种粮补贴,就很有赚头了”。啊……
太阳偏西了,时针指向下午四点,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该驱车回城了。故乡虽好,已无我留宿之地。我在老家,只有三间屋基地躺在野草荒烟之中,南院一棵百年老树,似曾相识,依然枝叶繁茂,频频向我致意,我顾盼流连,迟迟不肯离去。……
漫漫人生路,悠悠故乡情,时光荏苒,我离开故乡算来已六十余年,作为浪迹天涯的他乡游子,我依然一往情深。我爱我的故乡石隆山,我的根在石隆山,我的父母和列祖列宗长眠在石隆山下。但愿我可爱的故乡,山更清,水更秀,人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