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在山路上盘旋,奔半天山居而去。山,奔走着;我们,也奔走着,奔走于群山叠嶂、苍峰翠谷之间。纵览万千气象,心情惬意舒爽,感觉时间不再匆匆,我以及山野,或者说山野与我已经化解为一体……
一
“半天山居”一个很奇怪的名字,在很早以前就听说过,此后来过两次,一次是政协文史委组织考察,一次是我在安徽电视台开讲《潘玉良与潘赞化》的文化专题,为拍摄资料来过。
这里是桐城鲁谼方氏的祖居之地,在宋末元初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们从徽州一路打猎来到桐城的鲁谼山里,这里山势巍峨,山间溪流清澈,野生动物丰富,山间土地肥沃,于是乎就在此扎下根来。桐城派大家方宗诚在《柏堂》诗中写道:
天下兵戈时,逃虚避深谷。
冈茅覆卧龙,门萝隐栖路。
追维我先人,迍遭蹈高足。
维谷在何许?鲁谼聚清族。
风雨何所庇,享祀山堂肃。
白云岭四维,清溪流双渌。
堂中列架书,堂外森群木。
生徒潜追踪,抗道宏讲读。
人记载文章,稾脱千毫秃。
出户金石声,听者天人目。
滩泉蝌蚪游,园露菘韮绿。
谷口巾屐来,酒浆羅脱粟。
当时堂上宾,一一皆名宿。
至今山中谈,时聚老农牧。
风微一以杳,椒兰久不馥。
方宗诚(1818-1887),字存之,号柏堂,方东树从弟。一生著述十五种,四十七卷。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半天山居的由来。
桐城方氏有多支,如著名的桂林方、鲁谼方、会宫方、黄华方等,很多人搞不明白,将他们混为一家。其实,桂林方也是在宋末元初移民桐城的,在明代中叶之后,涌现出了方法、方学渐、方大镇、方大玄、方孔炤、方以智、方维仪、方文、方拱乾、方苞、方世济、方东美等一大批诗人、文学家、科学家等历史文化名人;而鲁谼方则是从清代中叶至近现代以来,出现了方东树、方宗诚、方守彝、方守敦、方孝岳、方令儒、方玮德、方管等一批文化名流,因此,鲁谼方又被称为猎户方。梁实秋先生曾说:“桐城方氏,其门望之隆,也许仅次于曲阜孔氏。”此非虚言!
二
转过山角,便进入一座山村。原在吕亭乡工作的老汤喊了一下,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子应了一声,便在前面探出脑袋向我们招手。这位男子姓方,是半天山居的主人,他向我们介绍说,这座四合院修整过,后面那排房子基本保持了原貌。
后排房子低矮破旧,木架穿坊结构,房梁上结满了蜘蛛网,已经成了储物空间。炒茶机、烘干机占据了大半个房间,箩筛、农具、横七竖八的木头随便堆放着。另一房间放了几只硕大的铁皮桶,是装茶叶的。房子尽管很破旧,可你能想象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怎样富有了!由侧门穿过,可通往后面的山林,山上茂林修竹,葱绿盎然。鲁谼方氏世代居此,老宅传承了几代人,从方宗诚的有关文章和诗歌,到方守彝的诗歌皆有反应……
三
半天山居与桐城的另两位历史人物还有过瓜葛,一位是潘赞化,另一位是他的夫人潘玉良。近日读《苏曼殊传》,偶然发现他与潘赞化在日本大同学校竟是校友,而且往来密切。潘赞化倾向于革命,其兄潘晋华与陈独秀是好友,倡导革命,组织社团,他也积极参与,后来遭清政府通缉,便和潘晋华一起逃往日本,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1912年,安徽都督柏文蔚派潘赞化到芜湖担任海关监督,潘赞化不愿把关税交给北洋政府,而是汇给上海同盟会,此举受到孙中山的赞扬。
潘赞化在芜湖时,曾花二百大洋为妓女张玉良赎身。那时,张玉良才十四、五岁,被舅舅卖到妓院,因为遇上了潘赞化命运由此改变。潘赞化帶着张玉良离开芜湖来到上海,住在渔阳里,他的隔壁邻居便是陈独秀。渔阳里居住的人员很杂,有位姓洪的画家每天在走廊过道上画画,而张玉良闲来无聊就站在旁边看着,渐渐地对画画产生了兴趣。潘赞化见张玉良如此喜爱画画,就出钱让她考上海美专。张玉良的成绩名列榜首,但在录取时,由于她的妓女身份,受到歧视,而不被录取……
潘赞化通过关系找到刘海粟,他得知情况后,挥笔把张玉良的名字写在榜首,张玉良被录取了。在上海美专,张玉良的成绩一直很好,毕业以后,校长建议她去法国学习西画,她的想法得到了潘赞化的支持。潘赞化是1913年将张玉良纳为妾的,而张玉良为了感激潘赞化的知遇之恩,遂将自己的姓改成“潘”姓,这就是为什么张玉良,又叫潘玉良了。
命运再次被改变!潘玉良在潘赞化的支持下,即将赴法国留学。在码头上,潘赞化送潘玉良准备登上油轮,微风轻拂,潘玉良泪眼婆娑,额头的刘海飘动着。潘赞化情有不舍,将手上的皮箱交给潘玉良,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打开盖子,上面嵌着他和潘玉良的一张合影照。潘赞化本就言语不多,此时他顺手拂了一下潘玉良遮住眼睛的刘海,说:想我了,你就看看我们的照片吧……
潘玉良再也忍不住离别的伤感,她扑到潘赞化的怀里,失声痛哭。油轮的汽笛声响了,人来人往,匆匆忙忙,潘赞化向潘玉良挥手告别,油轮缓缓地移动,最终消失在远方。而潘赞化还是站在码头上,送人,或者被人送着,别情依依的,这种感觉经常有,但这一次,却是刻骨铭心的!他知道,那是他和她之间将心系两地,此情难诉了……
至于潘玉良与半天山居的关系,那是在抗战期间的事了。潘赞化与半天山居的主人方仪正先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此时正值日寇铁蹄侵略桐城,城乡百姓一片惶恐,潘赞化邀方仪正先生之邀,便携夫人潘玉良来到了鲁谼山里。潘玉良每天画画,闲暇时和潘赞化、方仪正在山间小径上散步、聊天,讨论抗战形势等。为防日寇扫荡山里,潘玉良将大量画作藏在右边的山洞里,这也就是后来人们说的“画魂洞”。只可惜,经过那个动乱年代画作都已散失,我们只能听方家人在诉说了……
四
方家自清代乾隆年间时起,最先出现的人物是方东树。方东树(1772-1851),文学评论家、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昭昧詹言》、《汉学商兑》、《书林扬觯》、《大意尊闻》、《仪卫轩诗文集》、《考槃集》等多种。他是桐城派集大成者姚鼐的四大弟子之一。其后,至近现代出现的历史文化名人数不胜数;到方仪正时,他看到西学东渐,清王朝倾覆,民国建立的历史大变局袭卷而来,毅然决然地去武汉考取了国立武汉大学史学系。这可能与其家学有关,因为桐城派所注重的就是“义理、考据、文章”,他被武大录取这个专业,一点都不奇怪。
方仪正进入武汉大学接受的是新式教育,整个系的学生只有十几个人,全校的师生在一起也不过是数百人。方仪正十分喜欢听校长王星拱讲哲学课,哲学的很多观点,学习方法,以及思辨能力,为他带来新的体验。方仪正还喜欢与首任校长王世杰讨论问题,以至于他毕业以后受聘于太湖师范学校当教师,遇到困惑还写信给已任国民党外交部长的王世杰,他回复道:
仪正仁弟恵鉴:接诵十日,手书藉谂。
十载化育,辛劳堪佩。胜利后教育问题颇感严重,良心目前。各级学校及教师之数量,尚不能因应环境之需要,当兹缺乏优良师资之时正。
足下发展长才之机,为一生专业前途计,仍盼清在教育界服务。此复顺颂!
时祺。
王世杰 启
九月二十三日
王世杰是武汉大学的首任校长,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外交家,做过国民党政府的教育部长、外交部长,随着国民党腐败严重,与蒋介石逐渐不和,去逝以后,将其一生收藏书画和书籍捐赠武汉大学。
时光漫漶,许多往事都已淹没,半天山居的人和事,许多也已记不清了,但有些我们依然会铭记。许多年后,作家石楠以风尘女画家潘玉良的故事创作的长篇纪实小说《画魂》,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而紧随其后的黄梅戏舞台剧《风尘女画家》上演后,同样也引起轰动,引来万人空巷,争相观看。
文都桐城,真是好山好水,有许多感人的好故事,我们在徜徉间,沉醉着、感受着、思考着,历史的韵好长好长,好浓好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