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我学习写作。有人对我说:“写作需要天赋!”他的意思是:我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我狠狠打量了一下自己:还真没找到一处能发现天赋的地方,不过天赋这个东西也不是一眼就可以发现的,自然是可以尝试一番。
当然,我学习写作,不是为了靠这个吃饭,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天赋。那时候,我十七八岁,在一个变电所上班。变电所是一个与外界不怎么接触的地方,环境算不上优雅,但场地巨大,四面都是围墙,除工作区和居住的地方外,还有一片宽广的草地。这片草地不是人工移铺过来的草坪,而是自然生长,看起来像一片茅草地。给我们做饭的炊事员是个勤劳的老头,闲不住就戴着麦草帽到草地上去开荒,种菜种瓜,顺带也将没有开荒到的地方割了一茬又一茬。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就坐在草地上看星星,听草丛里的虫子叫。年轻人精力旺盛,换班或轮班后总看星星和听虫鸣,也不是办法。于是就想到学点别的东西来打发时光,练过一段时间的掌断砖头,才知道什么叫着以卵击石,又习口琴和竹笛,因无名师辅导,终究是解决不了孤独与深刻,这才想到了那个需要天赋的东西。
再怎么天才,练习写作都离不开两个字:读书。几乎有一半的工资我都用来买了书,除了文学方面的书还有就是哲学方面的;有的是名著,有的不是,甚至还有从地摊上淘来的没有封面的书。总之,那时候的我,孑然一身,除了书。
这一屋子的书,我都读过了吗?这个答案不言自明。没有人敢说,他将他所有购来的书都读过。我买来的这些书,读过的不到千分之一,有些是我确实需要选读的,而很多都是如男人贴胸毛,装个酷罢了。学习写作,除了读书之外,还得有一些外力来助你燃烧激情。这是我的经验,一个劲地窝在屋子里写,总不能写吃饭睡觉吧?所以,还得去外面惹点事。年轻男子,若是有吃有穿,惹的事自然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顶多也就年轻人的君子好逑,或叫风流不下流之事。离我们单位3公里左右,有一条小街,是当地政府的所在地。街上有供销社、邮局、饭店、棉花收购点,当然还有银行。我每个月都要去银行存5块钱,那时候我对存钱没什么概念,只是为了有个借口去看看那个留着齐耳短发,身穿女子军上装的俏丽女子。我每次去存钱都是到她窗口前办理,办理时间不到十分钟。但这个时间对我而言,已经足够了。如人旅游,去外面看风景,毕竟不能奢望将风景带回来不是?我曾这样写过一篇小说习作:有一天,一个叫何方的美丽女子,到我单位宿舍里向我借雨衣。此女我认识,是银行里的女会计。她之所以来向我借雨衣,是因为晚饭之后,她到我单位附近散步,顺带看看这里一处唯一的风景——一条长长小溪,据说这条小溪流向武昌湖泊。她刚走到这里,突然猛降大雨。对她而言,这场大雨是天公不作美;对我而言,引来这场大雨的龙王,是我家亲戚。一个美丽女子来向我借雨衣,而不是向别人借雨衣,可见我那每月五块钱没白存,她记住了我,还知道我的名字。我的雨衣就挂在墙上,我对她说:“雨衣很旧,你若不嫌脏就拿去吧!”她说谢谢,一把捞起雨衣转身就走。她来借雨衣,不仅没怎么看我,也没怎么看我屋子里的书,她走进来时,一眼就看到挂在墙上的雨衣,雨衣才是她的目标。我有点后悔,为什么不勤快点将雨衣收起来呢?虽然后悔,毕竟屋子里还是留下了一缕芳香。后来,何方来还雨衣,而我不在,她就将雨衣放在炊事员那里。我回来后,看到那件归还回来的雨衣,几乎怀疑是她重买了一件新的......
这是一篇小说习作,借雨衣的情节纯属虚构,只有每月去存钱是真的。这就是我说的经验,到外面去惹点事,或者叫体验生活。我就这样学习写作,在那样氛围里足足写了9年时光。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我有幸遇到了著名诗人沈天鸿老师,在沈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有一些作品得以陆续发表。这就是动力,有了这些动力,你才能继续写下去。当然我还有一些一喝就烂醉如泥的好朋友,在这里我就不说他们的名字,我怕他们揍我,他们的成就比我高得多。9年后,我因工作变动和受到当时一些下海经商潮流的影响,故而,从那种如痴如醉的写作氛围中退了出来,但已经完全退出写作了吗?肯定不会的,毕竟牵了那么长时间的手,怎么舍得放呢!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不再那么正正规规。90年代初,网络兴起了,虽说写作劲头淡了下来,但也可以在网上偶尔过把瘾。在QQ里写字,叫写日志;在网站里写字,叫写帖子。这也是一种玩法,只是在写作艺术和结构上,甚至语言方面不那么认真。当时我在全国比较出名的两大文学网站都写过帖子,一个是上海的“榕树下”;一个是海南的“天涯社区”。在QQ里写日志比较多,一个聊天的工具,那时有电脑的人,几乎人人都会。好在现在都用微信了,替代了QQ,否则,看到那些曾经写过的日志,我会将自己打得自己不认识自己。
就这样过了10年,有一天,我突然又找到了当初学习写作时的那种感觉。沈天鸿老师将我10年后写的一首《搁笔已久》的诗,发表《安庆日报》副刊上。《搁笔已久》这首诗的意思就是:出去浪荡了这么久,我这不是又回来了么?
就这样,写到现在,牙齿有点黄,头发有点白,身体非常好,唯一遗憾的是:都这岁数了,咋就不著个名呢!
简介:周国平,笔名吉玉,安徽望江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出版小说集《天上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