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古雷池大地:从“不越”到“敢越”的时代启示

作者 胡素怀
2025年10月17日  浏览量:27

“不越雷池一步”,这六个字如同一道符咒,曾深深烙印在望江的文化血脉中。

东晋时期庾亮“无过雷池一步”的告诫,让这片土地在千年间承载着谨慎守成的文化记忆。然而,当望东长江大桥如长虹卧波般连通两岸,历史的辩证法正在这片古老土地上展开深刻对话。

雷池的“不越”,本质是农耕文明对风险的理性规避。在生产力有限的年代,守住既有的生存空间是最优选择。这种智慧曾让望江人在水患频发中稳住根基,在战乱纷扰中保全血脉。但今天的“敢越”,绝非对传统的简单否定,而是在新时代对雷池精神更深层的领悟——真正的守护不是画地为牢,而是主动融入时代洪流。

望东长江大桥的通车,彻底改写了望江的时空坐标。昔日的三省交界死角,一跃成为联通皖赣鄂的“中”字形枢纽。这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跃升,更是发展思维的革命:“敢越”意味着从“避风塘”思维转向“弄潮儿”姿态,将省际边缘重塑为区域中心。

“联东启西、北上南下”的新格局中,望江的“敢越”之道需要精准的战略定力:

其一,做三省要素流通的“转换器”,而非简单“通道”。利用区位优势打造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让江西的农产品、湖北的工业品、安徽的文创产品在此实现价值增值。

其二,构筑文化融合的“反应堆”。挖掘瓦屑坝移民文化中的开拓基因,将雷池文化从保守符号重构为“谋定后动”的智慧象征,打造独具特色的跨省文化体验区。

其三,发展“边界经济”新模式。建立三省交界产业协作示范区,在环保标准、市场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成为区域一体化的“压力测试区”。

值得深思的是,“敢越”不是盲目冒进,而是如大鹏展翅般既要有冲霄之勇,更需借风之势。这恰是雷池智慧的时代升华——在坚守底线中突破界限,在拥抱变化中保持定力。

当下望江,正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从雷池岸边的慎重抉择,到长江桥头的开放襟怀,这片土地正在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成人礼。

古雷池的“不越”是生存的智慧,新雷池的“敢越”则是发展的艺术。当望江人既能铭记“不越”的古老训诫,更能践行“敢越”的时代担当,这片曾经以保守闻名的大地,必将成为长江经济带上最富活力的开拓前沿。

雷池之水依旧,但其涵义已新。从“不越”到“敢越”,望江用一千六百年的时间完成这次转身,正以全新的姿态,在区域发展的版图上挥毫泼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壮丽篇章。

上篇:人形河,记忆的碎片
下篇:我家门前的那条河
分享到

© 2022 望江周刊
合肥鸣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TOP


http://paper.ahwjnews.com/Content/weixinlogo.png
望江周刊
http://paper.ahwjnews.com/m/content/2025-10/17/003237.html
望江周刊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