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人形河,记忆的碎片

作者 何声林
2025年10月17日  浏览量:38

人形河,我出生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乡了。它是地名也是河名。人形河是大沙河在怀宁县境内的分支,因河道形状似人形而得名。也有人说,人形河有座似人形的山而得名。小时候,大人们还带我上了人形山,指出哪里是人头、哪里是人身——那还是个女人的身子,有一个水塘常年流水不断,被说成是女人的阴部。那我从小就相信是因山而得名的了。

1997年版《《怀宁县志》》记载:“1956年大沙河以北的永丰等村划归桐城县;以南桐城县白莲圩划归怀宁县,从此,以沙河为两县天然界线。”早在东晋时期,谢玄为抵御前秦入侵,在长江北岸寻找天然屏障,人形河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被选为防御工事的一部分。谢玄曾在上游设拦河坝蓄水,计划在战时水淹敌军,虽最终未发挥直接作用,但体现了古代军事地理的智慧。战后,人形河因屯军吸引了大量移民,沿河逐渐形成村落和粮食生产基地。随着时间推移,人形河成为连接周边乡镇的重要水道,而人形河也作为合安国道上的一个重要集镇,促进了区域经济交流。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的街道上,有供销社、医院、车站、饭店、旅社、碾米厂、棉花厂、毛笔厂、墨子厂、铁匠铺和学校。当时的金拱公社只有黄马、久远、人形河三所完小,我就就读于⼈形河小学。人形河小学是四合院格局,大门对着公路旁的操场,宽阔的操场上没有跑道,只有一张预制的乒乓球桌。进大门就是一幅织线的毛主席像。这幅毛主席像,后因学校撤并,被搬到祖庄小学做了床棚顶。八十年代我师范毕业,被分配到祖庄小学,就睡在这张床上。晚上定睛一看,竟是久违的毛主席像,我欣喜若狂,把它撤了下来,至今还保存在我家中。——这大概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吧。校园里种了许多桃树和冬青树,桃树有油桃和蟠桃,蟠桃最好吃。那时提倡“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虽然老师不严厉,但校园里的桃子也要等到成熟了才摘。冬青树每年12月结籽,老师就叫学生从家带小水桶,把树籽采下来放到木桶里,用木棍将树籽捣烂,除掉外皮,清洗后晒干。等到开春,老师带领我们到园地里播撒树种。有时候老师也带领我们到大沙河对岸去捡柳树籽,也一起播种。等树苗长高了,学生带回去栽在自家屋前屋后,也送些给左邻右舍。当时学校都有园地,除了种树苗,也种菜、种红薯、种油菜、种麦子。师生们的劳动课是真的要劳动的,每个班级互相比赛,看谁的班长势好、收成多,没有奖励,只有开心。

人形河街道,道路是宽阔的柏油路面,现在看来也只是两车道而已。道路两旁都是木阁楼房,临街填上土坯墙,路两边有水沟,都用青砖砌成。街道上居住的是人形和双车两个大队的人,街道后面就是田地了。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射进街道,就能闻到从饭店里飘来的炸油条的香味,三分钱一根的油条,我们也只有闻闻的份。

而我们孩子早上起床就外出拾粪,越早越好,因为屋后山坡上能拾到狗粪,去迟了就被别人拾走了。拾粪是可以为生产队挣工分的。我三个姐姐都大了,在生产队上工,是不拾粪的;我兄弟三人必须拾粪,三人分头去拾,回来看谁最多。而每次都是二弟拾得最多。那天,二弟拾得最少,守在路口等我。“怎么了,怎么拾得这么少?”我看着他神秘兮兮的样子问。他冲着我笑说:“我拾到一个好东西!”“拾粪还捡到什么好东西,不会是偷的吧。”他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白色的东西,说:“我在街道的水沟里捡到半截塑料鞋底了。”我拿过来一看,真是塑料鞋底。只有半截,一定是别人当垃圾丢掉了。那个时候塑料制品非常少,供销社是可以回收的。这哪是半截塑料鞋底呀,这简直是比玉石还珍贵的宝贝哟!我俩会心一笑。“走,我们到供销社去!”我说。七分钱,七分钱!我们高兴极了,直奔饭店,买了一根油条,还找回4分钱。回到家把钱交给了母亲。一根油条一家人分吃了,母亲说:“这剩下的四分钱,等双抢时买海带烧汤给你们喝。”我们便开始期待双抢了。大姐说:“想不到,拾粪还捡到了狗屎运。”一家子的人都哈哈大笑。

人形河街道是热闹而宁静的。那时候上街的人不多,出行的人也不多,公路上车辆也少。平时街道上听到“叮当当”响的,就是铁匠铺了。开铁匠铺的叫胡国鼎,是我的姑父,外人都叫他“胡铁匠”。他的手艺呱呱叫,刀子、剪子、锄头、斧子、犁耙铁器样样拿手,甚至真能把“铁杵磨成针”。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里做塑料袋的人多了起来,塑料袋上印花需要刻版子,而刻版子就要刻刀。刻刀很小,且钢火要好,“胡铁匠”能把粗的螺纹钢打磨成得心应手的精致刻刀,实属不易。他除了这些看家的本事外,还能修理自行车呢!七十年代,在人形河,第一辆自行车就是他家的。他不是整车买回来的,而是从外面的许多修理厂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淘回来自己组装的,这技术在那个年代你说有多了得!

这一年,我考取师范了,要到公社去办户口和粮油关系,有八里路。姑父说:“你骑车可行?骑我的自行车去,须带粮食的,骑车就方便些。”我虽然学车的时间不长,还是能骑的,就壮着胆说:“我行,那太好了!”自行车在姑父的心里是多么稀罕之物,就连他的孩子也不让摸的,他二话没说就给我骑了。现在想起这事,还是那么的兴奋和感激。

一路上,骑着自行车,那叫怎样的放飞自我哟!到了公社,一会儿工夫就办理好手续了。往回骑经过政府路口,一位老太太横穿马路,我眼疾手快,一个急刹车,避让了她,她瞅一瞅我就走了。而我的车却走不了了——前轮的钢圈扁了,一个好端端的圆形变成了椭圆形。怎么得了,闯大祸了,回去怎么交代呢?哎!!!好不容易把车驮回了家,拉着母亲去见姑父。姑父看到车子后第一句:“哎呀,你人摔得怎么样?”“我没有摔。是一个急刹车就成了这样的了。”“车子坏了都没有关系的,你人摔了就不得了嘞,不要骗我哟!”“我真的没有摔。”“那就好,没摔就好,车子我自己会修的,前轮钢圈是旧的,也该换了。”姑父的大度和宽容,感动得我流下懊悔的眼泪。难怪在人形河,“胡铁匠”是那么的受人尊敬!

1985年,206国道加宽,为了保护人形河老街,向东迁移。老街还在,而大沙河任然亘古不变,清澈的河水绵延不断,东流到海,滋养着人形河人,也衍伸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形河人的美好记忆!

上篇:家乡那片芦苇荡(外一篇)
下篇:古雷池大地:从“不越”到“敢越”的时代启示
分享到

© 2022 望江周刊
合肥鸣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TOP


http://paper.ahwjnews.com/Content/weixinlogo.png
望江周刊
http://paper.ahwjnews.com/m/content/2025-10/17/003236.html
望江周刊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