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意识的流淌或挥之不去的幻象

作者 藜蒿
2022年09月30日  浏览量:632

近日,断断续续花了好几个夜晚,读完了本县作家周国平的新著《天上的河流》。

将自己内心最美好的、在意识深处萦绕不去的情感以及人和事呈现其中,这部集子,收录了作家10篇小说,里面的每一篇作品,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趣味、优雅、精致和纯粹。读完,在合上书的瞬间,闪现在我脑海里的是“我”以及一个个善良、漂亮、有情有义的女性。或许与个人的内心期许或理想情怀有关,周国平小说里的主要人物,除了“我”之外,以善良、漂亮和有情有义的女性居多。他,乐于反映有情有义的女性的善良与美?或者说,那些有情有义的美丽女性,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幻象?苏童曾经说过,一部优秀的小说里的主人公应该是一盏灯,不仅照亮自己的面目,也要起到路灯的作用。在我看来,读周国平的作品,是能够唤醒人的美好心性、情怀甚至审美观和价值观的。

先锋作家格非教授曾经说过,小说的写法有着各式各样的例外。周国平自己也在《我是电工唐诗》里说,“我对一些约定俗成之类的狗屁文稿十分讨厌”,他的小说,不是那种传统的线性叙事,也不是靠以故事情节取胜。不循规蹈矩,淡化故事、不看重情节的发展和铺陈,也许,周国平在写小说时总是喜欢反复“走神”或者“跑野马”?比如,《我是电工唐诗》、《寻找锦青》、《满天星光》等作品,里面既有跳跃无序、信马由缰的联想,又有看似闲笔实际上却并不“闲”的,诙谐的絮絮叨叨的独白、感想和议论。再比如《那年,那事,那灯光》和《天上的河流》,作品里面既没有完整性的故事,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行文颇有些类似于散文体的回忆录,读之,令我想到了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普鲁斯特的意识流小说《追忆逝水年华》有两个很明显、很重要的写作技法或者说是手段,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在周国平的这本集子里,他将自己从传统的讲述故事的羁绊中解放了出来,将议论和联想引入叙事,文本结构是即兴的,跳跃的、悸动的,且有大量篇幅是“我”的内心倾诉和心理意识流动。喜欢以叙述者“我”为主体,且作为第一人称出现的“我”既是叙述者,同时又是事件的直接目击者、见证人甚至是主人公。打捞流失的年华且让它在虚虚实实里复活,在我看来,周国平的这本集子,是将自己美好的记忆或情感作为写作主题,或者说,他是因为追寻走失的美好情感及其一系列的人和事,而踏上了重返记忆之路。

周国平在《满天星光》里说:故事有多种讲法,虽然内容能讲得一样,但效果却不会是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周国平这本集子里的10篇作品,我是不宜以自己的方式吃力不讨好地复述其故事和情节的,如果这样做,会令读者索然寡味。所以,还是建议感兴趣的朋友亲自一字一句去读周国平的这部作品。也许,在阅读过后你就会发现,他的这些文字及其独有的表达方式,能静悄悄地触动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且是那么细腻和微妙。

上篇:谈谈周国平的写作
下篇:卷起大地上的风尘,行吟农场(组诗)
分享到

© 2022 望江周刊
合肥鸣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TOP


http://paper.ahwjnews.com/Content/weixinlogo.png
望江周刊
http://paper.ahwjnews.com/m/content/2022-09/30/000732.html
望江周刊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