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周刊电子报

2025年8月22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05

望江周刊四版 望江太慈镇:“村BA”架起乡邻“文化桥” 望江漳湖镇:枣蜜桃迎丰收 “甜”了乡村产业 望江华阳镇:让“舌尖上的幸福”触手可及 望江凉泉乡:精准招商结硕果 项目建设见实效 望江鸦滩镇:田间“送技”保丰收 望江天河社区:“红马甲”让便民服务实现“零距离” 望江回龙街道:“公益课堂”助力青少年成长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望江周刊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望江华阳镇:让“舌尖上的幸福”触手可及

李阿姨,这南瓜粥温乎着呢,应该合您的胃口。清晨7点,望江县华阳镇望华社区的老年食堂里已是热气腾腾,工作人员正忙着为老人们打餐,熟悉的招呼声、碗筷碰撞声交织成一曲温馨的生活乐章。

这个由政府存量用房改建而成的银发餐桌,自202211月投入使用以来,不仅解决了周边老人的吃饭难题,更成了他们心中比家还暖的好去处。

闲置房幸福食堂

走进华阳镇老年食堂,明亮的玻璃窗、防滑的地板砖、靠墙的扶手栏杆,处处透着对老年人的贴心考量。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间闲置多年的政府用房。当时镇里调研发现,不少老人要么独自居家、做饭困难,要么就是图省事随便对付,吃饭成了大问题。为破解这一民生痛点,镇政府决定盘活存量资源,将闲置用房改建成老年食堂。

该项目总投资约40万元,20229月破土动工后,施工队加班加点赶进度,从墙体改造、水电铺设到厨具安装,两个多月就完成建设。同年11月初,食堂正式开门迎客,首日就迎来60多位老人,如今日均接待量稳定在80人次左右,两年多来服务老人超5万人次。

让食堂活下来火起来

要让老年食堂走得远,光靠政府输血不够,得有自己的造血能力。食堂运营之初,镇里就明确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通过公开招投标引入专业餐饮企业负责运营,配备4名持证上岗的厨师和服务员,从食材采购到菜品烹饪全程标准化管理。

您看今天的菜单:红烧排骨、清炒时蔬、冬瓜丸子汤,还有杂粮饭,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食堂负责人指着门口的公示牌介绍,为兼顾老人的口味和健康,厨房特意少油少盐,炖菜、蒸菜占比超60%,每周菜品不重样。

食堂能持续红火,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撑。县民政部门不仅发放15万元建设奖补资金完善设施,更建立了长效补助机制:每个季度按实际就餐人数发放就餐补贴,让老人每餐花58元就能吃饱吃好;每年就餐达1万人次以上,再额外发放运营补助,缓解企业的成本压力。

吃饱饭吃好饭

在食堂一层,几位老人正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空调温度设定在26,吊扇轻轻转动。我们每天上午十点多就来,先喝杯免费茶水,和老朋友们聊聊天,到点再吃饭,这儿比家里还舒服。准备就餐的老人说。考虑到老人的需求,食堂特意将一层设为老年专属区,配备休息座椅;二层则设为灵活用餐区,提供点餐服务,适合家庭聚餐或朋友小聚,既满足了老人的多样化需求,也通过对外经营增加了收入。

李奶奶,您订的午饭送来了,今天有您爱吃的豆腐羹。”11点,食堂工作人员提着保温饭盒,敲开了独居老人李奶奶的家门。针对行动不便的高龄、残疾老人,食堂推出送餐上门服务。真是太方便了,不用开火也能吃上热乎饭,孩子们在外打工也放心。李奶奶感动地说。

夕阳红餐桌更长久

食品安全是所有人最关心的事。华阳镇党委、镇政府联合市场监管所每月开展突击检查,从食材溯源到餐具消毒逐项把关,厨房监控实时联网,老人随时可查看操作过程。正是这份严谨,让食堂两年多来食品安全实现零投诉

华阳镇地处城郊,人流量比城区少,运营压力相对大些。镇党委书记林结华坦言,为让老年食堂走得更稳,镇党委经过调研论证,在全县首创运营对半奖补政策:按县民政局核定的就餐人数和补助金额,镇财政再配套同等额度的资金,直接拨付给运营企业。这相当于给食堂再加一道保险,去年就发放配套补助8万多元,企业更有干劲了。林结华说。

下一步,华阳镇将持续密切关注老年食堂运营情况,以动态发展的眼光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整合各方资源,致力于将老年助餐服务打造成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民生工程,为老年群体幸福生活增添更多温馨与色彩。(徐涛 伊婷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望江周刊报社 版权所有:望江周刊 2022 COPYRIGHT
ICP证:皖ICP备2020016453号-1 技术支持:合肥鸣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