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望江县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以国家储备林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林业改革、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全县累计完成林地流转面积达1658.6亩,生态富民产业链初具规模,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走出了一条具有望江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
高位统筹推进,锚定战略新坐标。望江县将国储林建设纳入县域发展战略,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储备林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专班推进、部门联动”工作机制。项目总体规划获省林业局批复,规划总面积10.3万亩,涵盖营造林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及林下经济开发等多元业态。2024年10月成功获得农发行11亿元授信支持,为项目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创新运作模式,激发多元新动能。首创“政府主导+平台公司+社会资本”三级联动机制,望江县春森实业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积极构建多元投入体系。现已完成首期1.63亿元贷款投放,引进林下中药材加工、零碳产业园等2个超亿元项目,带动社会资本投入。与中林国控实业公司签订“大森林+大医药”战略合作协议,拟采用EPC+O模式进行招标及运营,实现设计、施工、运营全链条管理。
强化示范引领,打造改革新样本。以太慈镇、凉泉乡为先行试点,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已完成7348.3亩林地测绘勘界,签订流转协议1658.6亩,权属移交576.1亩。试点区域完成高标准造林201亩,建成高强度压密板原料林基地并投产运营,为林木集约经营注入“金融活水”。
聚焦提质增效,绘就生态新篇章。将国家储备林建设与乡村振兴、环岚杆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等有机衔接,以服务林下中药材种植加工、零碳产业园建设为重点,高质量开展国储林建设。2025年计划实施集约人工栽培1500亩,现有林改培3000亩,中幼林抚育6500亩,配套实施道路、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智慧林业等设施建设,构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长效机制。(通讯员 檀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