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周刊电子报

2025年1月3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05

望江周刊四版 望江:让农村集体闲置土地“活起来” 望江长岭镇:冬修水利惠民生 望江杨湾镇:绿叶丛中草莓红 振兴路上笑颜开 望江河南村:冬季蔬菜喜丰收 田间地头采摘忙 望江:早诊早治“见行动” 民生服务“零距离” 望江大河村:多元业态联农带农富农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望江周刊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望江:让农村集体闲置土地“活起来”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近年来,被自然资源部首批认定为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的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选准突破点,瞄准乡村集体闲置土地去库存,着力破解土地紧缺沉睡的矛盾,在土地存量中培育发展增量

腾笼换鸟 旧窑厂建成乡村振兴综合体

在望江县太慈镇沈冲村,原本有一处建设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窑厂。窑厂停办后,成为一片杂草疯长的荒地。如今,这片曾经的荒地上,已经崛起了一座集食用菌种植、加工、太阳能光伏发电、蔬菜冷冻及分拣包装的乡村振兴综合体。

我们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入驻这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空间。”20241220日,安徽省创润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茂胜告诉记者,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该项目由当初的年产值365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150余万元。下一步,该公司将进一步发展多品种蔬菜种植、加工,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据太慈镇党委委员徐文浩介绍,近年来,太慈镇按照政府主导,村级共建工作思路,实施腾笼换鸟,整合扶贫产业项目资金,建设集食用菌种植、加工、太阳能光伏发电、蔬菜冷冻及分拣包装的产业综合体,积极探索盘活闲置建设用地的新路径。

太慈镇利用45.5亩闲置建设用地建设了约1万平方米的厂房,目前已建有18个草菇种植大棚、1600平方米的原料发酵大棚、2000多平方米的冷冻链车间及分拣包装中心等。太慈镇利用厂房的屋顶,解决了15个村光伏电站用地难的问题,目前已建设村级及户户联建电站共计1314KW,节约光伏用地27亩。

太慈镇对农业秸秆进行回收综合利用,一部分作为草菇种植的主要原料,年需秸秆约4000吨;另一部分加工成秸秆棒,作为草菇种植所需锅炉升温的原料,年需秸秆约5000吨,解决了2万余亩农作物秸秆的回收问题。由于草菇生育期短,对原料利用不多,菇渣中还有大量养分未分解,利用菇渣种植有机蔬菜,既充分利用了菇渣的剩余价值,又能避免环境污染。

另据了解,太慈镇乡村振兴综合体及其配套的600亩蔬菜大棚基地和秸秆燃料颗粒加工基地,目前已有固定员工25人,每户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临时性用工约70人,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综合体中光伏项目为15个村集体和脱贫户带来收益共计300余万元,草菇大棚种植项目为村集体带来收益达60万元。太慈镇利用秸秆回收种植草菇、草菇废料加工成有机肥,种植600亩有机蔬菜、蔬菜分拣包装冷冻,配送销往上海果蔬超市,真正实现了产业一条龙、一二三产循环发展。

筑巢引凤 闲置土地上崛起产业园

在望江县高士镇也有一处被关停的轮窑厂。2013年,高士镇焦赛村原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轮窑厂被彻底关停,60余亩集体土地被闲置。

此宗土地毗邻高标准改造的347国道,处于镇综合产业园区规划区域,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随着347国道拓宽工程正式竣工,让这块集体闲置土地活起来,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高士镇常务副镇长王建国介绍,近年来,高士镇按照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准则,整合60余亩闲置土地及周边地块,筑巢引凤,建设新型环保建材产业集中区。

如今的新型环保建材产业集中区里,已陆续入驻15家规上企业,总投资35亿元,产值40亿元。园区企业除了发展潜力大、税收贡献高等特点外,还十分环保。王建国以园区内的安徽智腾新型环保建材公司举例说,人见人烦的建筑垃圾,到了这里摇身一变,就成为可供城市建设和水利工程使用的免烧砖。

经过前期摸排,全县约有4000余亩集体闲置土地资源。盘活这些闲置的土地资源,将有效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望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曹长根介绍,按照政府主导,村级共建的工作思路,望江县通过一村一策、一地一案分类处置低效闲置用地,并以共建、租赁、入股等方式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从而让乡村沉睡土地生金,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还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确保指标位于全省前列,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曹长根表示。(何飞 吴日芹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望江周刊报社 版权所有:望江周刊 2022 COPYRIGHT
ICP证:皖ICP备2020016453号-1 技术支持:合肥鸣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