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说歹说,妻子还是趁清明节回老家去了。从春节到清明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她也的确是倍受煎熬。
一身泥土的气息很难融入城市里的珠光宝气,一句蹩脚的方言很难参和来自天南海北的人群……的确也是啊,天天宅在屋里,正如她所言,连痛痛快快打个喷嚏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没有活给她干,没有地给她种,没有地方玩,没有人跟她聊天,她总觉得自己是城市的弃儿。一生在泥里土里摸爬滚打惯了,与其叫她来城里享福,倒不如说是受罪。
之前在乡下劳碌奔波,忙里忙外,忘记了烦恼与忧愁。如今突然闲下来了,遍身都变得僵硬起来,腰也酸,背也痛,浑身不是滋味,冷暖只有自己感受得出来。
她一生任劳任怨,总喜欢把一切痛苦都隐藏在心里。虽然她没说过要回家,其实她心里一直是惦记着家的。一会念叨:菜籽要收割了,一会又忽然记起,家里的小鸡没人照看。她老是惦记着家里那一亩三分地,是为了吃吗?是为了钱吗?都不是。那是对土地和庄稼的深深依恋。
回乡前一个礼拜,就在电话里委托家里的好姐妹们替她买好了菜种、玉米种……虽然她是文盲,“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麦长三截”,这些熟稔于心的农事早已种在她的心田。
离回家的日程还有三天,她就收拾好自己的衣服、袜子及她使用的一些东西,似乎随时都可以插上翅膀,飞到老家去。
老家并不富裕,尽管住在那夜晚听到尖声厉叫的猫叫声就胆战心寒的深山老林,但她总感觉比住在半天云里踏实。
城里虽好,毕竟不是她的精神家园;楼房虽高,只能徒增她的恐惧感。她总感觉住在十几层的楼房里就像鸟巢里的鸟一样,要是哪天遇到狂风大雨,说不定会摔个稀巴烂。
自来水很方便,没有家里池塘大方,池塘里的水要怎么用就怎么用;天然气实惠,没有家里柴火灶烧饭香……
她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呢?因为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她从一出生就把自己连同种子种在了庄稼地里。在农村土生土长,她离不开生她养她的土地。离开了土地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不像现在的年轻人,他们为了那不切实际的虚荣,想方设法脱离土地,离开乡村。哪怕是提一个笔记本电脑做发短信的工作也要在城里租个房子,躲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美其名曰:打拼,创业。从这些现状来看,我真的有些怀疑,我们这一代人是不是乡村的最后守望者呢?
每当她走到小区门前,热情的年轻保安鞠躬微笑,大门醒目的“欢迎回家”四个字,似乎笑靥如花。她伫立良久,心中不禁疑惑地问自己:“这是家吗?这是我的家吗?”
她真的走了,头也不回地走了。她走后,我接过她扔下的锅铲做饭。在一日三餐的烟火活计中,我不知不觉中发现了一种现象:握锅铲柄的人都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别人,自己都是吃别人不喜欢吃的或者剩下的食物。好像她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不挑食者。有时甚至在饭菜没做好或者饭菜做得不够的时候却有种负罪感。这就是被我们忽略了几十年的乡村女人啊!
不用再挽留了,让她过她想过的生活。时下,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年轻人普遍流入城市,关爱农村“空巢老人”已成为一种共识。如何关爱呢?这是全社会面对的一个人文关怀的必然考验。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来看,我们不能简单地从物理的层面去减少或者拆除“空巢”。把老人接到城里跟儿女一起住,表面看,是给老人最大的关爱,最大的慰藉。其实不然,有时候精神的空虚有胜于物质的匮乏。因为人越老,恋乡情怀越浓,乡愁是折磨她们心灵的一颗顽石。她们生活在那痛苦的思念里,她们生活在那水土不服的环境里,何来幸福可言?我觉得,儿女最大的孝心莫过于让其父母摆脱一切枷锁,过上自由的生活,宁可让其成为“空巢”,也不硬性割舍她们对原点生存的依恋。因为城里诸多生活的不便对他们无疑是一种身心压迫!
尤其是那些热爱土地的人,她们是最可爱的人,因为她们是“乡村振兴”的守护神,乡村文明的继承者。她们也是我们善良的衣食父母,没有她们对土地的坚守就没有我们吃的用的穿的,也没有民俗文化的传承。
我们要尊重她们的选择,对她们而言,有一种幸福叫“留守”!
乡村才是安放他们的灵魂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