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眼下,位于望江县雷池镇雷池村的棉田“银装素裹”。伴随着采棉机的轰鸣声,一朵朵洁白的棉花在枝丫上被采撷,勾勒出一幅喜人的丰收画卷。
“我今年种植了110多亩棉花,在农技人员的定期指导下,棉花产量很好,平均每亩能产400多斤。”雷池镇雷池村棉花种植户朱桂生说,通过机械化采收,他家种植的100多亩棉花不到一天就采摘结束了。
由于今年望江县第一年实施大面积棉花机采,在采收现场,来自省内外的农业专家,对机械采收技术进行了观摩交流和指导。
“机械采收棉花最大的优点在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友昌介绍说,采用机械化采收棉花,一个小时能采收10到15亩,而且每斤棉花的采收成本在0.3至0.5元;人工采摘,一亩地需要4到5个人工,每斤棉花的采摘成本要2元左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机械化的助力下,棉花的种、采作业越来越高效,机械的应用大大减轻了棉农的劳动强度,提升了棉花产量和棉农收入。
“通过推动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效率是手采棉的3至5倍,种植户劳动强度显著降低,真正实现轻松植棉,走出了一条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之路。”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皖南综合实验站副研究员周晓箭介绍说,机采棉同时对棉花品种有很大的要求,一个是早熟,二个就是集中成林、集中开花,另外棉花的吐絮期大概就是一个月,采收期也是半个月左右。下一步,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皖南综合实验站将在望江县继续推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把种植面积扩大,让更多的种植户得到实惠。
据了解,2022年,望江县大力推广棉花轻简化机械化栽培示范技术,从播种、除草、防治病虫害到最后的机械化集中采收,全程采用机械化耕种,目前已推广面积2000多亩。(全媒体记者徐罕、石腾飞,通讯员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