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周刊电子报

2022年4月22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05

望江周刊一版 关于非必要不网购的倡议书 我县举行新能源及智慧风电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 霍辉主持召开县“一改两为促发展”专项督导工作调度会 鹭鸟舞蹁跹 乡村生态美 霍辉主持召开十四届县委深改委第三次会议 李木林到太慈镇调研 望江:光伏“绿电”稳增收 “板下经济”再添利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望江周刊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望江:光伏“绿电”稳增收 “板下经济”再添利

种粮种菜、养鱼养鳖、建厂房车间……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积极探索光伏电站综合利用模式,充分利用已建成使用的光伏扶贫电站板下资源,拓宽收益渠道,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和群众致富增收。

2022年4月11日上午,望江县雷池乡东洲村,在阳光的照射下,矗立在田野之间的光伏板,静默而努力地吸收着太阳的能量,再源源不断地传向远方。光伏板下,并不是杂草或荒地,而是油菜。

“我们这里是长江与武昌湖之间的平原,水源充沛,土地肥沃。这边有油菜,那边还有大蒜、青菜等蔬菜,都长得挺好。”东洲村党总支书记程丽琴说,“我们最初的想法是有效利用土地。现在看来,不只是能有效利用土地,还能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群众增收,一举三得。”

陆地上的光伏电站,可以在光伏板下种植农作物,那么,水面上的光伏板下,能不能搞水产养殖呢?当然也可以。

这些天,望江县凉泉乡湖滨村的脱贫户郭华安,一直在村里的光伏电站忙碌着。倒不是在电站忙,而是在光伏板下的水塘里忙。

“主要是清理水面的杂物、水草,让水塘多蓄水,为养鱼做准备。”郭华安说,他家就在电站附近,光伏电站管护这份工作非常适合他。“我这个工作是村里通过光伏收益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真的要感谢国家的脱贫政策,给了我们就业的机会。我儿子是残疾人,只能算半个劳动力,村里也给安排了环卫工作,每月工资有1000元。我老婆在家里种庄稼,国家还给了特色种养补贴。我做管护员每月有600元工资,平时空余时间还在家门口打些零工,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郭华安笑道。

凉泉乡五个出列村1800千瓦光伏电站是2018年实施的渔光互补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51.12亩,其中水面面积有30亩。凉泉乡围绕光伏电站,下足了功夫:这几十亩水面,有莲藕种植,有渔业养殖,岸边还种了中药材艾草。

除了“水陆两栖”精心设计,望江县在建设乡村产业综合体时,同样融入了光伏电站。位于望江县华阳镇龙湖社区的产业综合体,是一个现代物流产业园,在产业园的屋顶上,有一座装机容量400千瓦的光伏电站;位于望江县太慈镇沈冲村的产业综合体,是一个现代农业基地,在基地的屋顶上,有一座装机容量1314千瓦的光伏电站……

2022年年初以来,望江县内光伏电站收益已达694.15万元。其中,436.14万元被用于发放公益性岗位工资。其中就有郭华安的工资。

“板下经济”的蓬勃发展,来自望江县的精心布局。望江县科学制定长远产业发展规划,配套出台一批“板下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多循环、高附加值的“板下经济”产业,积极推进“板下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板下产品加工产业链,引进一批板下产品精深加工企业。

在此基础上,望江县采取资本引入、强强联合等模式,集中优势资源扶持培育示范主体,重点打造草菇、蔬菜、蛋鸡养殖等一批本土特色现代产业示范基地,做好扶大、扶强、扶精、扶实的政策导向,推动“板下经济”规模化发展。打造“太寺草菇”等品牌,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力度,推动开发多个特色产业及采摘旅游品牌。以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依托,加强与相关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力推广板下种养新技术、新品种,大力培育乡土特色品牌。

截至2022年4月,望江县已建成产业扶贫基地、农光互补基地、渔光互补基地等40个综合利用示范点,带动近500人就业,“板下经济”总产值达2465.72万元。

(全媒体记者 张巅 通讯员 徐竹梅 何 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望江周刊报社 版权所有:望江周刊 2022 COPYRIGHT
ICP证:皖ICP备2020016453号-1 技术支持:合肥鸣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