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周刊电子报

2022年3月25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05

望江周刊二版 老城焕新生 我县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 小产业“链”出乡村大发展 冰雪运动进校园 漳湖:扎实做好农田排涝防汛工作 我县织密织牢森林防火网 鸦滩:发挥“小组”作用 助推“一改两为” 县纪委监委:廉洁文化厚植廉洁基因 县医院:党员先锋在“疫”线 金融暖企送春风 全链服务促发展 遗失声明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望江周刊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产业“链”出乡村大发展

我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同时,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广大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效益,拓宽农户增收渠道,确保持续稳定增收,为乡村振兴筑牢产业根基。

延伸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

在安徽省顺口福食品有限公司,只见一排排烧麦在架子上列得整整齐齐,经过工人精心包装后,干净卫生,可发往周边商超。包装盒上显示,生产这个产品的公司地址在赛口镇九华村,这也是我县延伸产业链条的一个缩影。

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中,赛口镇九华村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这一主线,大力发展特色蔬菜产业,以上海青为主的蔬菜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该基地占地200余亩,主要以种植上海青、白雪公主、萝卜、包心菜、菠菜、香菜、大蒜等为主,品种齐全、收获期长。基地通过错峰种植、分梯度种植,确保全年新鲜蔬菜持续上市不断茬。基地蔬菜年产量164万斤,主要销往旁边的顺口福食品有限公司以及各大商超。

蔬菜产业发展起来后,确实很受欢迎,但是因为只是简单的种植销售,采摘运输保鲜成本高,带动效益不明显。2018年,顺口福有限公司法人在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下,落地赛口镇九华村,进行蔬菜馅料加工,把九华村蔬菜基地原来论斤卖的蔬菜,经过深加工,制作成为产品,使得产业链得到延伸。这样一来,蔬菜的附加值也大幅提升,平均每月销量4万斤,带动20多户脱贫户每人每天增收100多元。

促进就业,带动农户增收

华阳镇鹤庄村盘活闲置资源,将2100亩土地流转到重友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植起朴树、三角峰等数十个品种的景观苗木,建成拥有标准化基地1668亩,育苗基地586亩,技术嫁接拼接基地450余亩,另有新品苗木培育基地470亩,年生产和销售苗木产值500万元左右。带动剩余劳动力500余人就业就业,其中脱贫户二十余人。

走进太慈镇清平益康家庭农场,只见工人们正在茶园和蓝莓园里除草施肥,一派繁忙景象。该家庭农场先后投资100余万元,流转土地110余亩,主要发展茶叶、蓝莓以及水稻的种植。经过多年的发展,茶园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农场规模也不断扩大,就业岗位也持续增加,农忙时可以带动周边六七十户农户就业,切实解决了附近村民就近就业的问题。

我们农民办农场,光有积极性不够,想要办得好,收益高,还是储备一些专业知识才行。雷池乡三河村付寒兵说。作为雷池乡产业带头人的付寒兵是萌陆家庭农场的负责人,经营面积有858亩,年产值能达到90多万,近两年为22户脱贫户解决了就业问题。

三产融合,推进乡村振兴

落户于凉泉乡韩店村产业园区的云艾堂一家致力于艾草种植,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的三产融合企业。而云艾堂所在的韩店村产业园,正是该乡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整个产业园区占地70亩,共整合资金3300余万元,目前已经建成厂房及辅助用房9000平米,冷链1200立方,后期还将建设11400平米厂房及辅助用房等配套设施,现入驻各类农产品加工类企业5家,带动了近5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

杨湾镇充分利用水源丰富的优势,流转水田800余亩,吸引外商,办起了丰润新型农业有限公司,专职种莲藕,通过抢收莲藕,参与挖藕等劳务带动农户每天每人增收500多元,除莲藕种植外,基地还利用莲子、糯米、水果进行酿酒,搞深加工,下一步,基地将继续做实藕田规划,为夏季赏荷观莲、莲蓬采摘、亲子旅游做准备,助力该镇产业发展。

蔬菜加工、艾草加工、莲藕加工……通过产业链条延伸,推动产业从单一到多元化发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为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徐竹梅 金慧)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望江周刊报社 版权所有:望江周刊 2022 COPYRIGHT
ICP证:皖ICP备2020016453号-1 技术支持:合肥鸣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