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觅书香、文庙广场赏画展、博物馆里寻历史;非遗文化进校园、乡村舞台花样多、黄梅剧团唱大戏、电影送到家门口……
在雷池故里、三孝之乡的安徽望江县,波澜壮阔的文化惠民工程,绘就的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幸福画卷,点亮的是一个个精彩绝伦的美丽梦想。
近年来,滨江小城望江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维,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望江这个小县城悄然地发生变化。文明城市的创建更是“润物细无声”提升着百姓的文明程度,影响着一群人、一座城。文化与文明相辅相成,同频共振,为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谋取福祉,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乡村大舞台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不到夜幕降临,望江县人防公园文化广场热闹了非凡。居民成了广场上的“明星”。跳广场舞、打乒乓球、打篮球……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大家都喜欢来文化广场跳舞,而且人数每年在不断扩大。”今年63岁的牌坊社区盖云玲老师正在指导舞蹈队排练,脸上都是陶醉,她向记者透露,现在正在“招兵买马”,为2021年望江县第四届全运会舞蹈大赛做准备。
同样,在望江县的高士镇龙口村,每当夜幕降临,劳作一天的村民们,结伴来到村里的文化广场,或吹拉弹唱,或跳舞健身,悠扬的歌声、翩翩的舞姿,这里气氛和谐,场面热闹,处处洋溢动感和快乐,大家聚集在一起,享受文化活动带来的快乐。
不只是龙口村,如今,在望江各镇街、村(居),设施完善的文化阵地、遍布城乡的文化队伍、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以各种形式融入百姓生活,悄悄生根、发芽,盛开出的“文化之花”,绘就一幅幅生动的幸福生活画卷。
近年来,为了让“乡村大舞台”活起来,望江县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挖掘、整理、弘扬地方特色的黄梅戏、莲湘舞、划旱船、打鼓书等传统文化,引导群众自编自导,参与、创作和展示,莲湘舞队、秧歌队、黄梅戏剧团、柔力球队等群众组织,自编自导自演一批精彩节目,时常活跃在乡村、企业,深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使文化扎根乡土,让广大城乡切实感受到文化的“惠”和“利”。
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各项“文化惠民”活动130余场,观众6.5万人次。
文化设施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们村里也有体育馆了,活动广场环境也顶呱呱!”家住太慈镇桃岭村的沈古焰老人带着孙子在村文化广场散步,望着眼前这座造型别致的全民健身中心,老人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县财政投入文化旅游体育扶贫(双基)资金共计7427万元。其中投入3075万元,按照“七个一”标准建设128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使县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5%;投入1500万元,建设高士镇、凉泉乡、太慈镇、漳湖镇、长岭镇五个乡镇全民健身中心;投入100万元,建设太慈镇桃岭村和杨湾镇丰乐村两个社会足球场;投入2752万元,建成12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八个一”工程、武昌湖和香茗山景区配套设施等56个旅游扶贫项目……
“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有了以后,大家都像城市人一样,自觉来到这里跳舞、健身。”在新北社区徐娜的眼中,文化服务中心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自从有了文化广场以后,很多居民改掉了征地后没有农活可忙,只知道搓麻将、打牌等的不良习惯,一有时间就健身、跳舞、学习,大家的业余活动越来越多彩。
一个个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为推动公共文化发展聚集了新动能,不仅提升了城乡文化软实力,同时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各类优质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下乡 好戏送到百姓家门口
11月26日下午,由望江县文旅体局主办,望江县黄梅戏剧团承办的2021年“送戏进万村”最后一场演出在太慈白莲洲村落下帷幕,标志着该县2021年118场“送戏进万村”文化惠民演出全部结束。
演出现场,台上演员充满活力的舞姿,圆润细腻的唱腔,绘声绘色的表演,深深吸引和感染了观众,不时赢得阵阵喝彩。
“前几年我在外打工,很少能看到家乡的黄梅戏。今个大戏送到村口,我坐在自己家门口就能看上戏,我心里非常高兴”白莲洲村村民汪结兵高兴地说。
据了解,2014年以来,望江县开展每年开展送戏下乡200多场。演出的节目以弘扬主旋律为主题,思想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具有显著的望江文化特色,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坐享文化盛宴,感受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
在“送戏下乡“活动开展过程中,望江县还推出了”演出+“文化节目送演模式,通过”演出+服务中心“”演出+网络直播“”演出+地方特色“”演出+公益宣传“等方式,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进一步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除了“送戏进万村”惠民演出,望江县还每年组织开展了“戏曲名家走基层”“我的中国梦·雷池飞歌”及“油菜花节”“非遗展演”等系列文艺演出,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好评。(通讯员 夏慧 何应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