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在凉泉乡河南村积极探索“集体建房、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农村互助式养老新模式,建设集多功能于一体的老年人幸福大院,让“空巢老人”在村里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每天中午11点,望江县凉泉乡河南村老年人幸福大院的老年食堂里座无虚席。今年81岁高龄的方爱连老人,每天都能在这里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一荤两素一汤加上主食,科学搭配又营养。每顿饭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还有2元的慈善资金补助,4块钱就能解决一天的午餐和晚餐,这让她感到特别满意。
望江县凉泉乡河南村村民方爱连:“菜也好、饭也好,又干净又实惠,三菜一汤,吃得真的好。房子也路近,住得也好,过得很舒服。”
守护“银发”,岁月同行。河南村幸福大院老年食堂从建成运行开始,就向周边80余名老年人提供中晚餐服务,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老年食堂常态化运营。当地还新建了乡村大舞台、村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望江县慈善总会和凉泉乡人民政府还共同建设了30套慈善养老用房,并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让独居老人生活更加方便。针对农村地区老年人口众多的实际情况,望江县还探索建立了“低龄帮高龄,健康助失能”的结对帮扶机制。在河南村,65岁的老党员盛小毛带领12位老人成立了河南中心村老年协会,秉持邻里互助的理念,定期组织关心关爱活动。当地还组建了一支由村干部、留守妇女等人员构成的志愿服务队,上门为老人们提供暖心服务。
望江县凉泉乡河南中心村老年协会会长盛小毛:“年纪轻的照顾年纪大的老人家,或者有什么病痛、有什么情况可以及时请乡里、村里志愿者协助,可以说第一时间能得到及时处理和及时安排。”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十四五”以来,望江县已累计投入1.2亿元专项资金,其中8000万元用于县域养老体系建设。2025年以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已达13.41万人次,建成社区嵌入式小微机构2处。通过打造“守望相助•三孝敬老”品牌,该县将传统孝文化融入现代养老,建立分层分类服务台账,对低收入老人实现精准帮扶全覆盖。(全媒体记者王翔、叶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