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望江县,由团县委主办、安庆皖江中等专业学校承办的“青年夜校——‘望江挑花’体验课”,在国家非遗“望江挑花”保护与传承基地顺利开班。此次活动旨在做好非遗活态传承,推动“望江挑花”融入现代生活,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这个作品完成需要多久?”“颜色怎么是青白两色?”……走进望江县挑花展览馆,一幅幅饱含地方文化特色的挑花作品、一件件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挑花工艺品,让学员们不时发出赞叹。
“‘望江挑花’起源于唐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挑花的精妙,在于‘一清二白、表里如一’。它和普通十字绣法大不相同,出针与入针完全重合——从哪儿起针,就从哪儿收针。”“望江挑花”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何冬霞一边解答学员疑问,一边细致介绍“望江挑花”的历史文化与制作巧思。
体验课上,非遗传承人以面传口授的方式传授技艺,学员们也全情投入,手中的针线仿佛化作灵动的画笔,每一次穿针引线,都是对传统智慧的致敬,让古老的挑花技艺在现代生活中渐渐焕发新的光彩。
“‘望江挑花’不仅针法独特、做工精细,每件作品还都有美好的寓意,这次‘青年夜校’真是来对了。”一直对传统文化满怀兴趣的学员李雯雯笑着说,“‘夜校’的形式特别好,大家白天忙着工作,晚上抽时间来学习,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参与文化传承。”
“在这里,我真切感受到雷池文化的魅力。”学员陆文竹也坦言,“青年夜校为我们开辟了‘第二课堂’,既能学到感兴趣的非遗技能,舒缓工作压力、拓宽兴趣范围,还能丰富社交圈,让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青年‘非遗夜校’打破了传统的非遗传承模式,是将非遗传承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创新尝试。”安庆皖江中等专业学校负责人吴灿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国家非遗保护与传承基地的资源优势,坚持公益、开放、共享的原则,持续探索非遗技艺的现代化表达路径。未来将通过更多元的传承形式,让传统技艺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让非遗触手可及,让美育融入生活点滴,实现文化服务面向全域、全龄、全民,为非遗活态传承持续注入新的活力。(余传水 吴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