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望江凉泉乡:无花果变“致富果”

2025年08月08日  浏览量:10

时下,走进望江县凉泉乡湖滨村一农业园,连片的无花果树郁郁葱葱,巴掌大的叶片下,一颗颗紫红或青黄的果实饱满圆润,轻轻拨开果皮,甜香的果肉透着沁人心脾的凉意,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采摘。这片50余亩的无花果种植园,不仅成为乡村旅游的打卡地,更通过种植+加工的全产业链模式,让甜蜜经济在乡村振兴的土壤里扎根结果。

这无花果熟得正好,又甜又糯,带着孩子来体验采摘,比逛商场有意思多了!来自周边乡镇的游客檀女士一边将刚摘下的无花果放进竹篮,一边笑着说。周末的农业园里,这样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游客们穿梭在果树间,不时拿起手机记录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该农业园的无花果种植始于2019年,经过多年试种改良,如今已形成规模化种植基地。据园区负责人胡友平介绍,这里种植的波姬红、威海青皮等品种,果肉细腻、甜度高,深受市场青睐。目前进入无花果的采摘期,每天都有几十名周边游客过来采摘,周末就更多了。

家门口上班,还能照看孙子,比外出打工舒心多了。湖滨村村民周黑毛告诉记者,他们在园区内帮忙采摘无花果,每月能挣2000元工资。

光靠鲜果销售不行,得把产业链做长,才能抗住市场风险。胡友平告诉记者,鲜果的保存期很短,若不及时采摘,短短几天就会因过熟腐烂造成浪费。为提升无花果附加值,他们修建起加工车间,将每次采摘的部分鲜果进行深加工,经过修剪、浸洗、切片、晒干等工序后制成药材,让易腐烂的鲜果变成耐储存的商品。车间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每天采摘的鲜果,有一半直接送往加工车间,经过深加工,7斤鲜果可以制成1斤干果,在提升了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鲜果的损耗。

加工环节还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村民何长华在车间负责挑选果实,每天工作8小时,能挣90元,我手脚慢,干不了重活,在这里分拣果子正合适,一年能挣不少钱。目前,加工车间常年用工6人,采摘旺季还会临时增加20多个岗位,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无花果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凉泉乡立足资源禀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凉泉乡始终把特色农业作为带动群众增收、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举措,持续培育壮大葡萄、无花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多村联动的发展格局。

下一步,凉泉乡将继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完善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体系,让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让产业振兴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李国栋

上篇:望江太慈镇:“椒”艳动人 争“鲜”上市
下篇: 以文化人 法润万家
分享到

© 2022 望江周刊
合肥鸣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TOP


http://paper.ahwjnews.com/Img/2025/8/202508115ea624cfaecf44638bc29a53aa713be9.jpg
望江周刊
http://paper.ahwjnews.com/m/Content/2025-08/08/003077.html
望江周刊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