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望江县雷池镇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不仅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还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在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推动下,一系列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雷池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在农业领域,雷池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农业企业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农田环境的精确监测与科学管理,进而有效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与此同时,智能农机装备的广泛推广与应用,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在雷池镇三河村的一角,芳霖家庭农场的育秧基地里,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育秧流水线在春日的暖阳下高效运转,为即将到来的播种季节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踏入育秧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育秧盘,全自动播种流水线以惊人的速度持续运作。工人们身着统一的工作服,各司其职,从浸种、摆盘、铺土,到播种、覆土、洒水、出盘,这一系列繁琐而精细的工序在他们的熟练操作下,一气呵成,流畅自如。在育秧流水线的另一端,一盘盘育好的秧苗被整齐地码放在一起,准备运往田间。
“过去在地里育苗,就是看天吃饭,天气一冷一热或者刮风下雨,100颗种子经常只能出60至70株苗。现在用上育秧车间,就像给小宝宝创造舒适的生长环境——温度控制在26至30度之间,湿度保持在75%左右,随时调节。这样100颗种子能出90株苗,而且长出来的根须比过去壮实得多,就像给秧苗穿上了防寒防暑的智能防护衣!”芳霖家庭农场负责人周小林介绍说。
“为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我们将依托本地的龙头企业,建立农业产业园区,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与财政补贴措施,逐步形成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链。”雷池镇常务副镇长徐光说,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引入更多先进的农业科技与管理理念,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更多力量。
在工业领域,雷池镇同样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引进先进制造技术和智能化生产设备,雷池镇的工业企业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和能耗的显著降低。
中森木业作为雷池镇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典范,其年产12万立方米人造板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并顺利投产。该项目成功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显著提升了板材的加工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充分契合了当地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有力推动了木材加工产业链向绿色化、高附加值方向延伸。
东晟服饰年产100万件服装加工项目同样成果斐然。其智能化生产线整合了自动化裁剪、数字化缝制等先进技术,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并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标准化水平,成为传统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
此外,雷池镇还高度重视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如兴江新能源主营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及生物质能技术服务。其业务涵盖生物质燃料加工、建筑废弃物再生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为镇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我们将继续做好科技这篇大文章,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徐光介绍,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构筑起“科技兴镇”的先锋阵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