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军航空兵部队,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宋先华是一名退休的海军战机维修技师,儿子宋子康则是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军士管理学院的一名无人机专业学员,即将正式入伍。父子两代人,一个曾在地面默默守护战鹰,一个即将驾驭无人机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共同守护祖国的蓝天,续写着“海鹰精神”的传承与荣光。
宋先华是海军航空兵部队的一名老兵,曾服役30余年,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战机维修技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亲手维修过数百架战机,确保了每一次飞行任务的安全。他常说:“战机是飞行员的‘翅膀’,只有保障好战机的安全,飞行员才能放心翱翔蓝天。”退休后,宋先华始终心系部队,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年轻的机务人员,为部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维修人才。
受父亲的影响,宋子康从小就对航空充满了热爱。他立志要像父亲一样,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高考时,他毅然报考了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军士管理学院,并选择了无人机专业。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与训练,宋子康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一名即将入伍的海军战士。
“父亲是我的榜样,他教会了我什么是责任和担当。”宋子康说,“虽然我即将驾驶的是无人机,但同样肩负着守护祖国领空的重任。我会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海军飞行员一样可以创造辉煌。”
在宋子康即将入伍之际,宋先华特意为儿子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记录了自己30多年维修生涯的笔记本。笔记本中详细记录了战机的维修要点和经验总结。宋先华对儿子说:“这本笔记是我多年的心血,希望它能帮助你在未来的飞行任务中更好地理解战机、守护战机。”宋子康接过笔记本,郑重地点头:“爸,您放心,我一定会牢记您的教诲,为祖国的海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对父子的故事,是无数军人家庭的缩影。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子承父业”的深刻内涵,也展现了新时代国防力量的多元发展与传承。从“有人机”到“无人机”,从地面维修到空中飞行,两代人用不同的方式守护着同一片蓝天。(通讯员刘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