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望江县赛口镇政协联络组以“协商议事”为抓手,通过机制创新、平台赋能和多方协同,推动政协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构建起“群众参与、委员引领、多方联动”的治理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破单边决策,立协同治理,构建群策群力新生态。赛口镇政协通过构建“政协委员+职能部门+群众代表”的议事主体框架,搭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商平台,定期召开协商议事会、群众座谈会等形式,将土地流转、环境整治、教育医疗等民生议题纳入议事范畴,实现“民意输入”与“政策输出”双向贯通,既保障专业意见的科学性,又凸显群众参与的广泛性,真正让“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成为治理新常态,实现多元协同共治。
建线上平台,促精准对接,打造民意直通快车道。针对传统协商渠道分散、信息传递滞后等问题,赛口镇政协联络组积极探索优化民意收集与处理机制,通过线上收集、网格员反馈等多渠道整合数据源,全面采集民众需求。自该工作模式运行以来,赛口镇累计解决道路硬化、垃圾分类、路灯维护等民生"关键小事"103件,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治理效能升级。
聚跨界资源,强发展势能,绘就乡村振兴同心圆。赛口镇以协商议事为纽带,串联政府、企业、高校、乡贤等多元力量,破解乡村振兴中的资源碎片化难题。近年来,赛口镇明确发展围绕食品行业做产业的思路,在此思路上赛口镇政协联络组紧密联络乡贤,在乡贤人才的建言献策、提供其资源效益下,成功引进国内早餐头部企业安徽早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早阳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下,建成食品馅料加工产业园,带动全镇食品馅料行业大发展。2024年,赛口镇“四上”企业培育完成2家,培育“土专家”“田秀才”13人,形成“协商搭台、资源聚合、产业共兴”的良性生态。
下一步,赛口镇将继续深化“协商议事+”模式,推动治理场景向产业链、生态圈延伸,让协商成果转化为产业升级、文化振兴、生态优化的具体实践,为乡村振兴铺就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之路。(通讯员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