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望江毛安村:昔日穷渔村“过三关”向振兴

2024年12月20日  浏览量:35

穷渔村富强村。这十年的光景里,望江县高士镇毛安村可谓过三关,变化天翻地覆。而这一切,毛安村的党总支书记吴亮奎作为亲历者和致富领军人,可谓是感触良多。

强党建 通过思想转变关

毛安村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武昌湖畔,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以捕鱼和耕种为生,遵循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生活方式。

自从我担任了村党总支书记,如何带领大家成为新时代的带头人,让这个传统的渔村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下实现转型,成为我工作中的主要挑战。”2014年,吴亮奎刚上任党总支书记时,村里不仅没有集体经济的收入,还背负着20余万元的债务。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多年前连名字都不为人知的穷渔村,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3.6万元,成功迈入村集体经济发展强村行列。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120万元,毛安村成了十里八乡争相学习,竖起大拇指夸得呱呱叫的致富楷模村。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毛安村旧貌换新颜,让村民空荡荡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了?这还要从吴亮奎过第一关:带领毛安村村两委转变思想开始说起。

当时,村干部在对待集体经济发展这个问题上面临着不敢、不想、不会的三不状态。我抓住换届契机,注重优化班子结构,引进政治素质过硬的致富能人、大中专毕业生等进入两委班子,村级班子实现两升一降吴亮奎侃侃而谈。近些年,两委和党员队长多次到省内外学习考察,通过直观的对比,我们意识到村级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2016年开始,毛安村抓住脱贫攻坚的政策机遇,先后实施了大棚养殖、光伏发电、扶贫车间等项目,这些举措极大地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提振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抓发展 通过产业选择关

129日,在毛安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工人们正穿梭在垄间种植白及。这一片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壤非常适合白及生长,目前我们试种20亩,后期将考虑从销路上拓展加工技术、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提高白及种植的收益。吴亮奎介绍。

中医药产业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发展中医药产业对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俗话说,穷则思变。在吴亮奎看来,要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形成竞争力,必须既要立足本地的自然资源优势,也要符合市场需求。毛安村的地形以丘陵岗地为主,气候和土质条件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种植。2017年,我们利用200万元的扶贫资金,引进了一壶收农业发展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种植铁皮石斛,建设种植大棚60座。而且当年就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10万元的收入,同时让我们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方向。吴亮奎向记者介绍。

中药材的种植,改变了当地以大豆、黄豆为主的产业结构,土地效益明显提高。村集体流转的60亩土地都是从村民手里流转过来的,每年每亩280元租金。吴亮奎说道,除了土地流转租金外,村民还可以在产业园里务工。

实现兴村富民是产业发展振兴的最终目标。毛安村中草药种植产业就近吸纳群众务工80余人,近三年累计发放用工费用200余万元。在中草药收获环节,毛安村创新推广以回购产品代替雇用人员的用工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劳动积极性。

2018年,村集体投资建设了石斛生产加工车间,制售石斛鲜条、石斛花等产品,年产值达500万元。至2020年年底,毛安村初步形成了以铁皮石斛生产加工销售为主体的中草药产业发展格局。

谋振兴 通过模式升级关

从部队转业后,我身边很多战友都从事中药材的种植,于是我也一直在福建种植中药材,积累了一些种植经验。”2021年年底,毛安村乡贤陈金苟回乡探亲,吴亮奎得知此消息后,立马与陈金苟联系,将村里未来如何扩大种植中草药的想法与陈金苟洽谈,希望他提供技术与市场信息支持。

发展中药材产业,需完善铁皮石斛产业链,还需拓展新品种。在陈金苟指导下,毛安村从2022年开始示范种植中药材。为节约成本,毛安村在薄壳山核桃基地林下套种中药材。2022年试种丹参、黄芩等,亩产和利润均佳。周边村庄受毛安村影响,也开始种植中草药。

2023年,毛安村积极落实高士镇关于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升行动和推行一村一块田改革试验两项工作部署,整合土地资源,抓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增耕地、找回耕地等项目实施的有利契机,集中流转土地2400余亩。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将耕地、水田通过再流转的方式让大户种植水稻、高粱、红薯、大豆、油菜等粮油作物,将林地通过引进主体和村集体自主经营两种方式套种丹参、黄芩、茯苓、何首乌等中草药,在荒地由村集体种植艾草,目前毛安村中草药种植面积达800余亩,品种达10余种。

在推动中草药种植产业的同时,我们还定期邀请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种植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毛安村中药材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与合肥师范大学合作,20247月,成功研发出石斛固体饮料。未来,我们计划继续扩大中草药种植规模,同时开发中草药深加工产业,以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中草药产业的持续发展。吴亮奎对未来信心满满。许娟 黄佩佩

上篇:望江漳湖镇:大棚草莓冬管忙
下篇:望江东洲村:特色种植忙 增收路渐宽
分享到

© 2022 望江周刊
合肥鸣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TOP


http://paper.ahwjnews.com/Img/2024/12/20241224cf990b124782499a81adf3a399d69738.jpg
望江周刊
http://paper.ahwjnews.com/m/content/2024-12/20/002522.html
望江周刊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