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地处皖西南,为滨江古邑。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滋养一方人,爱老慈幼始终是望江人独特的文化烙印。望江县面积1357平方公里,辖8镇2乡,总人口65万,未成年人11.75万人,占比18.3%,其中,农村留守儿童6687名,困境儿童224名,散居孤儿2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02名。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望江县近年来不断探索完善“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模式,创新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工作载体,为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把好“方向盘”,完善保护长效机制。望江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引领,以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创建为抓手,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印发望江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及组成人员名单的通知和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充分发挥宣传、教育、民政、公安等36个职能部门作用,在10个乡镇、135个村(社区)同步建立“一把手”任组长的未保工作领导小组,实现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全覆盖。建立从业查询机制,对密切接触未成年人从业者具有暴力伤害、虐待等违法犯罪行为实行一票否决。落实强制报告制度,针对侵害未成年人事件实行强制报告和线索强制受理。启动个案会商机制,针对现实个例,及时全面深入分析和科学评估判断,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强化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按照季度做好数据采集录入、审核报送等工作,第一时间实现教育、公安等部门信息通报共享。
下好“先手棋”,营造良好保护氛围。望江县扎实推进儿童之家和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儿童之家98个,其中省级示范点10个。精准实施“童伴妈妈”项目,共投入资金100万元,在10个乡镇20个村建成“童伴之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全面建立困境儿童信息台账,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全县6687名留守儿童,已有224名孤困儿童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建成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对重度残疾未成年人开展“一对一”上门授教服务,全面保障残疾未成年人接受康复训练和义务教育权利。持续开展“春蕾计划”,连续4年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实现了238名孩子的微心愿。建立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组长、热心老人”为主体的“五老”志愿服务队伍,以家长、学校为依托,会同县关工委积极打造帮困工程、防溺水工程、四点半工程等特色品牌,2021年取得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无一例溺水事故发生等优异成果。
打好“组合拳”,统筹推进全面发展。望江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关爱未成年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依托金鸡山暴动遗址、抗日战争纪念馆暨杨湾惨案遗址、望马楼村非遗挑花文化馆等特色文化资源,筹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用“活教材”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统筹配合,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进学校、村(社区)、家庭,为孩子们讲授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疫情防控和食品药品安全等知识。精心组织活动,以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学法用法故事会为载体,打造“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特色品牌。搭建科技教育平台,充分发挥“老专家”余热,组织青少年深入田间地头、生产车间等一线场所,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精神。立足本地传统优秀文化,持续开展“孝贤模范”“美德少年”“孝心家庭”等评比活动,用优良家风涵养青少年成长。(县委书记 霍辉)